《罗氏家谱》序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4-06-24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杨东鲁】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让我来为《罗氏家谱》作序,既诚惶诚恐,又责无旁贷。诚惶诚恐者,是畏身不称其职,词不达其意,言不中肯綮。责无旁贷者,盖因我母亲姓罗名贻秀。母亲在我心中是神圣的。母亲是我心中的偶像。她是我心中完美无缺的女性!她是我心中唯一一位集美女、才女、能女、慧女、圣女于一身的女性!她是罗氏家族中的杰出女性!遵嘱为《罗氏家谱》作序,也算我对母亲的孝道和祭拜,对罗氏一族的慕爱和尊崇。



我从文数十载,亦作序数十文。心下有念:暮年主修《杨氏家谱》,并请缨为之作序,以表我对家谱的认知,对家族的希冀。既然罗家错爱,我且借《罗氏家谱》的纸背,聊表我于家谱的心迹



概而言之,家谱者,家族之历史档案也,直白通俗地说,就是家族志。《罗氏家谱》,亦即罗氏一族的历史档案,罗氏家族志。

“谱牒”一词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广雅》说:“谱,牒也”《玉篇》说:“牒”为“谱也”谱与牒是同义词关于谱牒,历代学者作了不同的表述东汉学者郑玄曰:“谱之于家,若网在纲,纲张则万目具,谱定则万枝在”明代学者方孝孺说:“谱者,普也,普载祖宗远近、姓名、讳字、年号;谱者,布也,敷布远近,百世之纲纪,万代之宗派源流”清代著名档案学家章学诚认为:“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洪秀全家族的《洪氏宗谱·序》曰:“谱也者,所以通世之先后而谱编具载者也”今人杨冬荃先生在《中国家谱起源研究》中认为:“家谱就是将同一血缘集团的世系人物一一列举出来,也可以说,只要将某一同一始祖的后裔一一布列出来,也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家谱”可见,谱牒就是记载某一宗族主要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记载了该宗族历史,其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旨要

华夏民族泱泱五千年文明史,家谱是五千年文明中的瑰宝,是华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志界有个通俗的说法,伟人入国史,名人进方志,庶民进家谱。而我要说,伟人入国史,名人进方志,世人进家谱。伟人也罢,名人也罢,庶民也罢,皆为家谱的编入对象,都能在家谱中找到世系房族。国史、方志、家谱并称“三史”。家谱是基础,是根脉。国家有史,述朝代,记政事;地方有志,明沿革,载土风;家族有谱,考世系,识宗支。此三者构成完整体系,为华夏历史三大组部分,记述华夏民族繁衍生息之历程。史、志、谱或相互印证,或补缺钩沉,相得益彰,流传千古。华夏民族素重血缘、亲缘、乡缘之关系,历时巨久,形成强烈之宗族观念,乡土观念,继而融汇成国家观念。此乃华夏民族之所以有强大凝聚力、历五千年经久不衰之奥秘所在。谱碟者,详生殁,记葬处,别亲疏,睦宗族。先祖的嘉言懿行不宜听其淹没,家族世系不可以无考,亲族齿序不可以无稽。于是,仕庶之家俱各修谱树碟。文坛巨擘欧阳修、苏东坡所创谱例更驱系统化、科学化、人文化,为后世循蹈沿袭。而《罗仕家谱》正是家族谱碟文苑中的绚丽花枝。





我以为,家谱乃一个家族的精神遗产。精神以精英显。精英是家族的骄傲,是家族的楷模和引领。

网上一搜,罗氏精英璨若星河,真正的星“罗”棋布。

罗珠是天下罗氏之祖,世人尊称罗珠公字怀汉,号灵知,出生为公元245年,于公元155年去世汉高祖5年,罗珠出任江西九江协从灌婴侯,始筑南昌城,惠帝六年(公元前189)罗珠奉命调进京任治粟内史主管农业官拜相同大司农,乃西汉一代贤臣。豫章罗氏宗族的始祖,其族人开始在南昌及豫章郡境内大量繁衍,人称“豫章罗”。《罗氏家谱》豫章”罗氏正好与其吻合。

罗含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中国山水散文的创作先驱。生于西晋惠帝元康二年(公元292年),卒于东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公元372年)是东晋衡阳郡耒阳县人士,即为现在的衡阳市耒阳市人。

罗友,两晋时期襄阳人,晋氏南迁后备受器重,任襄阳太守。

罗士信,唐代军事家,即隋唐演义中的罗成。

罗通,唐朝军事家,隋朝镇守辽东名将罗艺之孙、罗成之子,为唐抗击外敌立下赫赫战功。小时候,夜晚在我家门前的大桑树下,经常听母亲讲清代长篇小说《说唐后传》上半部《罗通扫北的故事。

罗隐,唐代文学家,余杭人,所作散文小品笔锋犀利。

罗邺,唐代诗人,余杭人。

罗从彦豫章学派创始人,为我国的宋朝经学家、诗人“闽学四贤”之一1072出生,卒于1135年,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出生在南沙剑州。代表作有《中庸说》《豫章文集》。

罗贯中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今山西太原人。相传他一生作过十七史演义,现存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代表作《三国演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洪先罗姓的历史名人,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谷村人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被称为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罗牧,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江西宁都人。

罗聘清代著名画家,江苏甘泉(今江都)人。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其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家梅派

罗荣桓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190211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在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有罗荣桓故居和罗荣桓元帅纪念馆。

罗瑞卿四川省南充市舞凤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之一。参加过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主持过抗日大学的工作,建国后曾是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共和国副总理

罗盛教,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在牺牲后不久,就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为特等功,并追授了“一级爱民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在小学时,我就从语文课本中读到了罗盛教勇救掉进冰窟窿的朝鲜儿童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上述先贤,有当政的,有从文的,有习武的,他们是罗氏的先驱,更是罗氏后胄的典范。罗氏人读家谱,就是要从他们身上获取精神力量,增强奋斗意志,谱写罗氏人的辉煌业绩,绽放罗氏家族的耀眼光芒。



编纂家谱是一项功在当代、益贯千秋的文化遗产工程。

传家宝,传家宝,传家有宝。什么是宝?非金非银,非豪车别墅,文化才是真正的瑰宝。文化是一个家族的强大基因和闪光灵魂。一个没有文化的家族是愚昧的家族,在人类的丛林中不具备竞争力,在人类星河中会黯然失色。

人类文明数千年,每一个家族的生存兴盛都会融入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同时具有各自家族的独特文化。编纂《罗氏家谱》就是在垒砌罗氏家族的文化城堡,竖立罗氏家族的文化丰碑。

家族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理应进行抢救、发掘、整理、记录、提炼,使之高品位,系统化。

家族文化包罗万象,比如家风、家教、家规、家训,比如孝道、礼仪,比如先贤思想、观点、方略,比如治家格言、名人名作,比如治家、兴家、传家典范,比如人物智慧、凡人轶事,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罗氏家谱》在搜集整理文化遗产上有所作为,既有金玉良言,又有突出典范,既可教化族人,又有可敬之图腾,可举之旗帜,可效之标竿。可以预见,一部《罗氏家谱》,定可通过家族文化传承生发理想的效应。



编纂家谱还是一项血脉赓续工程。

人生在世,无论是谁,血管里都流淌着先辈的血脉;人生在世,也无论是谁,都处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都追求自由平等。一个人,只要不触犯党纪国法,都有相对的自由,而平等则不容乐观。纵观社会现实,哪里没有三六九等,哪里没有尊贵卑贱之分。而之于家谱,人人平等,只要你同一条血脉,都会将你辑录其中,且一律按房系辈分长幼排序。

大千世界,树有根,猴有穴。一部家谱,可供你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每个人都会知道从哪里来,自己所处那个辈分,血脉将赓续到哪里。《罗氏家谱》将松滋罗家湾罗氏族人汇于一牒,概50房系,香火旺盛,堪称名门望族,其价值显而易见,所有族人当珍藏,当传家。



序文至此,表达一点敬意。

战国曾参所修《礼记·大学》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人生之大任,这样的人,理当崇敬之。我以为,编纂家谱乃家族之中“修身”之人的“齐家”之善举、义举。

谢学圣(罗谋蘭),已至耄耋之年,四世同堂,当安度晚年,乐享清福,过地上神仙的日子。可他甘心情愿,发起修谱之举,朝乾夕惕,殚精竭虑,坚信“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要让家谱成为他人生夕阳下的一道绚丽光辉。

裴光亚(罗谋长),身为知名文化人,百事缠身,不辞义举,出任主编,负责编修业务,慎终如始,策划文案、搜集资料、撰写文稿、筹备会议,事无巨细,沥血呕心,厥功至伟

罗菊波,正值壮年,兴家事繁,立业任重。其胸怀宽广,创建四为专业合作社,为农村、为农业、为农民、为家庭。他把家谱之事当作家庭大事,出任编纂委员会主任,筹资、出车、主持编修会议,一呼百应,劳苦功高。

尚有罗俊玲等出谋划策、捐资出力、义务登录资料,真乃善莫大焉!

让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敬意吧!《罗氏家谱》不朽,他们懿德永辉!



末了,作为罗家外甥,借序言之便,向族人致以美好的祝福。祈愿罗氏家族兴旺发达,英才辈出,正如罗氏排序所云“丕振定乾坤,文武达朝廷,源远长发祥,德泰子孙贤”!

是为序。


202452728日于东鲁书院



(作者简介:杨东鲁,湖北松滋人,全国各地杂文学会联席会副会长,《见闻中国》杂志(香港)副总编,松滋市东鲁书院院长)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