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乡的吃水堰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08-1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卢文平】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我的老家村子东边有一口池塘,约五亩大小,方方正正,乡亲们叫它“吃水堰”,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作为生活用水的堰塘。

  据我父亲说,吃水堰原来很大,上世纪70年代,因为村子东边修公路,将吃水堰一分为二,公路西边的部分堰塘回填作为宅基地使用,公路东边的部分仍然作为主要生活水源,大家还是叫它吃水堰。吃水堰便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村里历代流传下来的规矩,不允许小孩在吃水堰游泳戏水,更不允许牛羊牲畜下水。偶有小孩不懂事违反了,一定会受到责骂。另外,不允许在水塘里种植莲藕,只允许放养少量草鱼吞食水草。因此,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水塘的水仍然清澈,没有水草腐烂的气味,做的米饭依旧是香喷喷的。

  吃水堰的堰堤比周边的农田高,很少有污染水源进入,从而保障了水池的水质。

  吃水堰,作为主要生活水源地,还有它的独特之处。第一,村子周边大大小小的池塘几十口,唯独吃水堰的堰底是黄泥,其他堰塘都是褐色土。因为黄泥颜色和黄沙一样,因此,乡亲们又叫它“沙堰”。黄泥的粘性很大,晒干后非常坚硬。我想,这恐怕是吃水堰不易长水草的原因吧。第二,吃水堰东南角有2个泉眼,水量不大,但是,在干旱炎热的夏天,池水下降,泉眼就露出来,乡亲们先将泉眼下挖,然后再就地取材用黄色塘泥将泉眼围起半米来高土堤蓄水。那水清澈冰凉,甘甜可口,实在是防暑降温的极好生活用水。

  说起堰底黄泥,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黄泥烤红薯。小时候,粮食不够吃,红薯当家一半,可是,红薯毕竟不如米饭香,于是,黄泥烤红薯也算是一种创新,可以换换口味。到吃水堰掏几把黄泥,反复揉捏和匀,用黄泥将红薯包裹,放进做饭的稻草灰里埋藏,不出半小时,拿出来轻轻敲掉表层黄泥,红薯的香味扑鼻而来,软软的,红皮黄心,细细品味,口齿留香。现在知道,这黄泥烤红薯与叫花鸡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吃水堰是天然的议事厅,每到做饭的时候,人们陆陆续续汇聚到这里,摘菜、洗菜、淘米、担水的都有,堰塘边的青石条埠头满是人。大家趁着这功夫,忙里偷闲,唠唠家常,交流信息,村里、邻村、亲友等都是谈论的对象,耕田播种、结婚生子、走亲访友、读书考学等都是谈论的话题。我的老家特别重视读书。即使在经济条件非常困难的年代,父母也是勒紧裤腰带供孩子读书。据统计,从恢复高考到现在,村里考上大学的有40多人。因此,谈论最多的还是谁家的孩子读书成绩好,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

  在村里开通自来水前,担水是每天的必修功课。小时候,我很佩服我父亲担水的功夫。只见他稳步走上一尺来宽的青石埠头,双脚分开站好,扁担横肩一边钩一只木桶,双手各握木桶提把,身体一扭一沉腰就打满一桶水,借着水桶起来的惯性,再侧身将另一只桶打满水,刷的一下就直起腰来,稳稳当当担起就走。一路上扁担吱吱呀呀唱着欢歌,水桶合着脚步的节奏上下起伏,几乎很少有水荡出桶来的时候。父亲今年75岁了,头发花白,腰直不起来了,还轻微中风,但当年他打水、挑水娴熟的动作,健步如飞的身影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吃水堰水量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于是,村里开凿了一口深达50余米的大水井,并建水塔供水。水井的水清澈甘甜,水量充沛,而且使用卫生方便,村民生活用水逐步由井水替代,吃水堰的功能慢慢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吃水”已经变成现在农业灌溉用水。

  如今,吃水堰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只有池塘里游鱼戏水,只有池树上杜鹃声声。池塘边曾留下先辈的匆匆脚步,池塘边回荡过昔日的欢声笑语,池塘边积淀着我成长的足迹。每次回老家,我总要围着吃水堰转上两圈,“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燕子来了又去,池水落了又涨。吃水堰,多少年来默默地养育着我们,滋润着我们,我们永远感激它,我们永远爱护它。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多远,我都不会忘记它。

 

 

  (作者系长江水利委员会工程师)

 

       审稿: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