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纪行之二:品读俄罗斯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6-1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先洪】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在一个近百年处于政治漩涡和世界注目中心的国度,首都莫斯科无疑是世界热点城市。上个世纪初期,好多国家的热血青年,抱着拯救世界的雄心壮志,来到这块红色土地。于是,莫斯科成为全球“红色种子”的培育基地。二十年內,这批“种子”到处生根发芽,一个个红色政权纷纷诞生了。并在全世界形成一个強大的以俄罗斯(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将世界一分为二,历时八十一年。直至1992年苏联解体,俄罗斯从世界一极的中心淡出。

  近二十八年,再生的俄罗斯喘着粗气,舔着纷乱留下的伤口,走在复苏和重振雄风的道路上。但是,有过近千年辉煌的俄罗斯民族,在自己的国土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莫斯科胜利广场,我们从凯旋门,胜利广场纪念塔,光辉年谱数字碑上,看到了俄罗斯人民充满骄傲的自信。俄罗斯胜利广场不是很大,但是有雄伟的纪念塔,耀眼的凯旋门,栩栩如生的英雄雕塑矗立,让游客驻足称道。俄罗斯民族在沙皇时代,靠火炮铁甲威震欧亚大陆,在中国大地上也曾耀武扬威过。俄罗斯的普金,是一个用改革与复兴梦想召唤民族觉醒的人,他的影响如同中国的邓小平,被时代接受,让俄罗斯人民理解,我们期待着他的成功。

  从莫斯科到圣彼德堡,相当于往返中国的北京和上海。但圣彼得堡优于上海的是,它既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又是俄罗斯古老的皇城。沙皇的业绩都写在冬宫和军事要塞的城堡上。彼得二世的盛世蓝图,库图佐夫元帅的赫赫战功,给俄罗斯人民留下了一笔厚重的历史财富。今天,我和团友们在亚历山大公园和冬宫重温了俄罗斯悠久的人文历史,遛达了古老的历史名城原生态的园林风光,感受了一些球迷们的狂欢心态。

  俄罗斯是一个昼长夜短的国度,早晨三点,太阳就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下午九点半钟,夕阳才慢腾腾的从西天离去。也许是上帝的恩惠,给俄罗斯人民白天可利用的时间太长了,怪不得曾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子孙公认的“老大哥”呢!俄罗斯气温比我们家乡低多了,平均温度15度左右,我早晨七点出来散步,一阵晨风让我冷得浑身发抖,急忙回房间加上了羊毛背心。

 

  (作者为湖北省作家协会、诗词学会、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名誉会长。曾兼任松滋文联、松滋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先后出版文集《三声集》,散文集《冬趣》,诗词集《秋夜月色》《蓝天星辰》。曾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论文、散文、杂文、诗词作品近百万字。)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