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踏上俄罗斯的国土开始,我对俄罗斯人总体上的印象是:沉稳,淡定,欢快,轻松,细微之处够朋友。走下飞机,第一个面对的是海关验证。在窗口面对长长的队伍,坐在海关检验室里的警官们一点也不着急。脸上挂着出自內心的微笑,认真仔细又不慌不忙地翻阅着我们的护照。偶尔还凝神注目着护照上的照片良久,再抬头望望通关对象。“伸手不打笑脸人。”无论手脚怎样缓慢,面对那张挂着诚实微笑的脸,我们都会心甘情愿地耐心等候。
在上车时,入住宾馆时,接应我们的司机、导游、大门保安、大厅服务生,都很沉稳地走到我们面前打招呼,非常耐心地等我们上车、进门、安放行李。那关切的眼神,淡定的举止,就像母亲观望着自己的孩子,安详、和缓,且始终挂着一脸微笑。
这天早晨,我和团友熊先生一起去散步。通过斑马线过路时,一辆完全可以开过去的小车嘎然停下,并微笑着让我们先过。因我们刚从左侧移步,他在右面行驶,没必要浪费时间。直至我们一起挥手让他续行,他才向我们善意地挥了挥手,将车缓缓地开过去。
俄罗斯夏天日照时间漫长(凌晨3点左右东方发白,晚上10点后太阳才慢慢西沉),上午快10点了,人们还在草坪上、广场里悠闲散步,很少见到匆匆忙忙的身影。即使在繁华的街道上,无论少年、中年、老年人,都三五成群,不慌不忙地在人行道上逗留着。和我们中国人早晨心急火燎地排队过早,来去匆匆地接送学生,鸣着响笛驱车夺路去上班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
莫斯科、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繁华的两座城市,但大街上除了游人,没看见多少逛街的当地人。商业门店没有宽阔的大门,也没有熙熙攘攘的顾客。推开门进去了,才知道是超市,是饭店,是咖啡厅。人们“静悄悄地”购物,“静悄悄地”吃饭,“静悄悄地”喝咖啡。几百万近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人去哪里了?直到参观莫斯科地铁站时才知道,8O%的市民都行走在地下。几百人上车、下车、换车,也是“静悄悄的”,个个脸上都挂着自信的微笑。
我真不敢相信“战斗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竟然是如此淡定。不过,一听到手风琴的美好音乐,一看到手鼓的迷人召唤,不分男女,不论老少,他们马上会放下手里的一切,唱起优雅的俄罗斯民歌,跳起欢快的俄罗斯民族舞蹈,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也许是从1921年以来有了中国共产党,中俄人民“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在市民中根深蒂固,在和我们交往中特别“够朋友”,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哪怕是擦身而过,邀请他(她)们照相,都会笑脸相迎,十分配合。进出公共场所,总是主动谦让,示意客人优先。俄罗斯的女人们更是一道风景线。她们热情大方,善解人意,待人十分礼貌。我总觉得日本女人的贤淑是“演”出来的,俄罗斯美女们的贤良是从心底里“生”出来的,让人感受到那么亲切,那样真诚。
几天相处下来,俄罗斯男人平稳的脚步,俄罗斯少女甜甜的微笑,总是晃悠在我的眼前。我內心不由自主地迸出一句话来:“俄罗斯,我爱你,我爱你的微笑! ”
(2018年6月17日深夜于圣彼得堡)
(作者为湖北省作家协会、诗词学会、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名誉会长。曾兼任松滋文联、松滋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先后出版文集《三声集》,散文集《冬趣》,诗词集《秋夜月色》《蓝天星辰》。曾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论文、散文、杂文、诗词作品近百万字。)
编辑: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