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七夕忆奶奶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8-1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德春】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今年的“七夕”节又过去了。近年来,青年们称它为中国的“情人节”。这似乎也是很有道理的。牛郎织女人间天上,能够邂逅于深山老林,一见钟情,成就了一段理想的姻缘,确实是一对亲密的情侣。他们相依为命生活了好多年,并且生儿育女,男耕女织,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当然更是一对恩爱夫妻了。

  从儿时起,我就喜欢这个流传了千百年的美好传说。前些年,我还写过关于他们一家的诗歌和散文。今天,我只能想象他们晚间的一家团聚相亲相爱的情景,无心力写出祝福他们的优美文字了。

 

  写到这里,我就记起了我最早聆听牛郎织女故事的情景。

  那时我只有三四岁,讲这故事的人便是我的60多岁的奶奶。夏天的夜里,我紧挨着奶奶坐着。奶奶一边用大巴扇给我赶蚊子,一边就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奶奶讲得很细腻,连织女身上的上衣下裙的颜色,连老水牛死时流了几滴眼泪,她都讲述得极生动极形象。她的声音低婉深情,不时带着怜惜同情和难过的叹息。讲到狠心的王母娘娘一簪划出一条大河,将这家骨肉亲人从此隔在风恶浪险的天河两边的时候,奶奶讲得断断续续的了。黑夜中,我以为奶奶在打瞌睡了。后来才听到奶奶擤鼻子抺眼泪的声音,我便也陷入了童稚的遐想和沉思中。

 

  我不知奶奶讲这故事时怎么就那么动情。本来那时她已经双目失明,为什么还要流那么多辛酸的眼泪?为什么妈妈给我们讲这故事时不像奶奶讲时这样悲伤?

  后来我大些了,听母亲告诉我,我的奶奶出身于萧姓的大户人家,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养,女红厨艺都在人上,也粗通一些文墨。奶奶嫁给我爷爷后,生儿育女,主持家务,相夫教子,是邻里称道的贤妻良母。

  我奶奶是福星,带给了我们家发家致富的幸运,不过几年,家境已在小康之上。我的爷爷从此不重耕织,又好讲义气,常被一班所谓朋友缠裹着,沉溺于打牌玩乐中,不几年,将奶奶娘家陪嫁过来的几石种得上好良田,输了个大半,只是陪嫁的一堂家具没有卖掉。

  奶奶从此就整天的哭泣,按我母亲的说法是“眼泪淘饭吃”。几年下来,悲愤抑郁的心理使奶奶的视力急剧下降,后来终于双眼失明了。

  爷爷从此不喜欢我的奶奶,他与邻居家的奶奶好起来。奶奶那时还在中年。可怜一位大家闺秀,来到我们家遭受我的爷爷如此的冷落和嫌弃。他们的夫妻生活太短暂了,我的奶奶太不幸了。她没有遭遇一簪划开的天河的阻隔,却无奈地面临着男尊女卑感情鸿沟的障碍。她的心里藏着多大的委屈和痛苦!

 

  后来我就再也不要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了。我宁可带着妹妹们,躲在苦瓜架下等候偷听天桥上那对情人的甜言蜜语。——我们家没有葡萄架,也是奶奶说,在苦瓜架下,也能听到这对苦难人儿说话的。尽管我一次都没有听到牛郎织女缠绵悱恻的絮语,但我坚信奶奶的话。

 

  儿时的好多事都已模糊不清了,奶奶七夕夜给我讲故事的情景,却犹如在昨宵。

  愿奶奶的在天之灵,光明再现,青春回还。她是否能找到我的爷爷,并不像织女见到牛郎那样重要,——他们从来没有过那么深厚的爱情。奶奶能常与织女为伴,也就减轻了我对她七夕之悲的怜悯。

 

 杨德春,湖北省松滋市街河市镇向上中学退休教师,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松滋市作家协会会员,松滋市东方书院特聘撰稿人。)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