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11-0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亚夫】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记得孩提时代,每天清晨,列队操场,听奏国歌,看升国旗。那时颈系红领巾,举手行少先队礼,看着冉冉上升的国旗,心中总有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但毕竟那是半个世纪之前的事,印象早已淡漠。这次北京之行,在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似乎找回了久远的记忆,印象非常深刻。

  据说天安门广场升国旗,并不定时,而是视季节变化,每天迎着朝阳升国旗。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已成为京城一景。

  那天,我们凌晨3时许就起床了,乘车赶到天安门广场,但见东、西长安街静悄悄的,天安门广场黑蒙蒙的,身姿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隐隐约约。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眉额上的国徽,在特制的灯光照耀下,放射出耀目的光辉。天安门广场好似高山峻岭环抱中的一块谷地,还甜甜地酣睡着。

  升旗处设立在天安门广场北侧,正对朝南的雄伟而庄严的天安门城楼。旗杆底座呈四方形,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均有台阶。旗座外围铺设草地,以铁链围住。待我们赶到升旗处,这才发现旗座周围早已聚集了不少人,其中有一队身着清一色运动服的大学生,更多的是操着南腔北调、来自祖国各地的人。在黑压压的人群中,还有几位衣着花俏的外国人。真可谓“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不知不觉东方已经显露出鱼肚色,路灯倏地熄灯了。人群中不知谁嚷了一句:“看呀,出来了,解放军!”人们踮起脚尖,朝天安门城楼方向望去,只见一队武譬战士从天安门城墙里列队走出,身着绿军装,手戴白手套,裤管上镶着金黄布条,在晨曦中分外醒目。为首的擎着国旗走在队列前面,走过金水桥,但听一声口令:“整步走!”整齐有力、富有节奏的脚步声随即传来。英姿飒爽的武警战士走到旗座处,停下,转身,十来名战士随即分散肃立于旗座四周。升旗员庄重地接过国旗,迈着有力的步伐,走上底座,熟练地扣好搭钩,然后抓着旗帜的右手有力地向上一抛,滑出一条漂亮的弧线,旗面随势张开。就在这时,广场的喇叭中,传出了雄壮的国歌声。伴着歌声,五星红旗在30米高的旗杆上缓缓升起。

  这时,东方旭日初升,朝霞满天,望着在灿烂的朝霞中冉冉升起的国旗,观看仪式的人们,不分男女,不论老幼,全体肃立,神情庄严,向徐徐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

  注视着在绚丽的彩霞中徐徐升起的国旗,我的耳畔仿佛响起当年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看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凝视着在灿烂的朝霞中渐渐升起的国旗,我的心间仿佛浮现出当年在福建前线,紧握手中枪,戎装戍边,保卫海疆的情景。

  瞻仰着在朝霞中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90多年来,我们党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犹如初升的太阳,灿烂辉煌,欣欣向荣,我们改革开放的春潮,奔腾向前,一浪高过一浪……

 

  (作者简介:,名方波等,上海市人。曾任上海老年总编助理兼副刊部主任、《休天地》杂志主等。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年旅游专业委副主任1970年在《人民日报》首发杂文,2009年以一篇杂谈,促成了一项全市性的“迎世博”活动,最后诞生了新“沪上八景”。有《杂坛徜徉》《人生想曲》专著十多本)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