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菱苞菜——乡愁系列之五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6-2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杨德春】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前日随妻到菜场买菜,看见一位老大娘蹲在菜场旁边卖菱苞。那水淋淋的小棒槌,紫红紫红的,肥硕鲜嫩,立时勾起了我的回忆和欲望。我要妻买了好多,准备好好地吃顿午餐,——吃那久违了几十年的美味佳肴。

  我所谓的菱苞,就是乡下池塘里生长的菱角的叶柄的基部,俗名“菱角把子”。这“菱苞菜”是我生造的名词,您查遍古今中外的菜谱和所有汉语词典也是不会有的。我只知道,乡下的菱角有两种。一种叫野菱,浑身碧绿,绿叶绿茎绿果。其菱苞瘦小,瘦小得让人同情和怜悯。大家都不索取它的什么。唯有那被称为家菱角的,除了肥厚的叶的阳面是翠绿的,其它什么都是紫红色的,包括它丰满壮实的菱角,也是由嫩红变紫红的,而且老而愈深,直至黑红。

  记得小时候,每至仲夏,母亲有时就带我们到离家不远的草港——一个弯弯的很大的水塘——去采菱苞。

  母亲在长长的竹竿的顶端绑上一个木勾子,把那些菱角藤从水里勾上来。这时我们就欢呼,就雀跃,手忙脚乱地抢摘那嫩嫩的菱角,然后就整个地拧下那小纺锤似的菱苞,把菱角的长满须根的藤茎放回塘中,让它继续生长。

  那菱苞真也逗人喜爱的。嫩红得就像婴儿的手。它散发淡淡的水腥味和浓浓的清香,总让我们兴奋和忘乎所以。那时候,我自然是不知道明朝学人徐光启老先生在《甘薯疏序》中所阐发的“方舆之内,山陬海澨,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的道理,我只朦胧地感觉到,我的故乡,天上地下,山里水中,什么都有;我的故乡,美丽得像童话中的仙境,富庶得像传说中的聚宝盆!我只朦胧地感觉到,我的母亲,春夏秋冬,屋里屋外,什么都能做;我的母亲,能干得就像一位高超的魔术师!

  吃饭时,母亲将一海碗爆炒菱苞端上桌来。那暗红的菱苞片,那细细的青椒丝,红绿杂陈,香气阵阵。尤其是那淡淡的甜味,伴着青椒的鲜辣,真是可口而又下饭。我们兄妹便喜滋滋地吃起来,饭也便吃得比平常多。母亲这时总是笑着说:“别吃得太多,小心撑破了肚子!”

  中午,妻在饭厅叫我:“快来吃饭呀,时新菜呀!”我扔下鼠标,奔向桌边。哈,一大碗炒菱苞,也是红绿分明有颜有色啊,我得倒上一杯酒哩。

  喝了几口酒,吃了几箸菜,我说:“怎么回事?这味道不同啊!”妻诧异:“什么味道不同?不同什么味道?”我说:“不同,大不同!不同我当年吃过的味道,不同母亲那时做出来的味道。”妻说:“奇了怪了。我还加了好多瘦肉哩,各种调料也放了,怎么就没有好味道?”我说:“对了。也许就是因为加了这瘦肉。母亲当年就是用青椒炒菱苞,没你做得这样复杂,所以好吃,好吃得令我终生难忘。”妻说:“你就将就着吃吧,晚上再清炒一个看看。”

  我看着这碗当年的红颜,似乎有些生分,怎么也吊不起胃口来。饭后我想,我还不至于是《芋老人传》里记叙的那位“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食山珍而不甘味的相国吧。我一介贫民,吃妻精心烹作的、加了精肉的新鲜菱苞,不论我如何细嚼品咂,怎么就吃不出当年母亲随手一炒的菱苞菜的味道呢?

  记得我女儿上小学上初中时,每年暑假,都要回故乡玩好多天。她在那里过着愉快的乡野生活,跟着我的母亲种菜园,帮我母亲挖洋芋,摘豆子。玩上十天半月回来后,什么也不爱吃,什么也不想吃,就说她奶奶炒的土豆好吃。***妈将就她惯了,就给她炒土豆吃。结果,她总是爱吃不吃,说是这味道远不如她奶奶炒的好。***妈问:“奶奶是炒的土豆丝还是土豆片,都加了些什么配料。”女儿说:“奶奶有时炒丝,有时炒片,很少加瘦肉,但总是好吃,总是和姐弟们吃不够。”妻茫然,好一会没好气地说:“你是脑子有病了。”

  按照妻的看法,今天,我的脑子也有病了。后来,好长时间,妻老生闷气,一到吃饭时,就冲女儿说:“你奶奶再也不能给你炒菜了,看你吃不吃我炒的菜。”我于是解释说:“不是只有母亲炒的就特好吃,还有伯母炒的菱苞菜也同样好吃哩。”我还说:“今天的什么矿泉水,什么果汁,什么样的饮料,也没有当年我们在池塘里洗冷水澡时喝的塘水清凉可口哩。”妻嘲讽我们是野性十足,说女儿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说我是生就的下贱坯子。我望着妻笑,却不言语。女儿是知道我的笑意的,知道我在嘲笑***妈的浅薄和寡情。

  晚饭时,还真难为妻重新炒了一碗纯素的菱苞片。我知道我再也吃不回当年的胃口和味道,只随便地吃了一点,也不再说它。还是妻有了一点悟性,她说:“时间和物质环境改变了我们,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想,妻只说了一面,更重要的是,儿时丰富多彩的生活,那些水晶般的童趣,那种对于深厚母爱的永恒眷念,在人的一生的记忆中,是永远不能被岁月所风蚀所流走的。在一些偶然的环境里,昨日再现就冲淡了眼前的生动和品位!

  母亲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可她再也不能带我去摘菱角把子,再也不能给我炒那红嫩香脆的菱苞菜了!

 

  (作者简介:杨德春,湖北省松滋市街河市镇向上中学退休教师,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松滋市作家协会会员,松滋市东方书院特聘撰稿人)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