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谁说世上无知音?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9-1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亚夫】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2019年初秋,暑热刚刚收敛,枝头已见凉风。我收到了一封远方来信。信来自天津,从邮戳看,此信自今年8月邮出,邮给上海闵行区都市路《解放日报》,转辗近月,最后退回威海路文新大厦。那里原不是我退休前的工作单位,本可以不管闲事,退回了事,多亏我们退休记者之家---上海老记者协会,将这封信最后转寄给我。邮路波折,此信没半路夭折,也是万幸。

  折开一看,原是一位书房文化爱好者的求助信。信上云:

  我是72岁的《今晚报》忠实读者。您的“名斋印赏”专栏我特别喜欢,每篇文章都读过数遍,从2017年11月28日第一篇的李泌的“端居室”到2019年6月4日的最后一篇潘天寿的“止止室”,共计38篇文章,都制成贴片收藏了。我的一位学长刘喜春先生还把您的文章制成了线装书也收藏了。

  这位长者叫金凱,他来信主要是要求我为他俩的剪贴收藏册题词。读着来信,我真好感动。年过古稀,依然痴迷书房文化,对《今晚报》一往情深,对我发表在《今晚报》的文章了如指掌,怎不令人钦服?此其一,他从微信中传来其学长的线装剪贴收藏册,更是像模像样,一派古色古香,显示了其对传统文化浸淫之深,此其二。谁说世上无知音?面对这样的书房文化粉丝,我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有人认为,书房文化是阳春白雪,是小众文化,必然是曲高和寡。

  这对也不对。书房文化是读书文化的集中表现,比较其他文化,比如钱币文化,筷箸文化等,似乎高雅清丽一些,故人称“世上最有文化之地当推书房”。然而书房文化未必就是“小众文化”。金凱先生的来信就是生动的证明。我出过20多本书,有自费出版的,但其中有关书房文化的,如《名人书斋》《中华名人书斋大观》《书斋文化》《名家斋号趣谈》《老年人学文房收藏》等,却都是出版社找上门来,主动要求出版的。为什么?因为其中有文化,不愁没读者嘛!

  我记得这几本书出版后,总会或多或少地收到读者来信。归纳起来,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求助,如金凱先生,但更多的是帮其购书,也有要求解答其祖辈的书斋号的来历和含义的;二是谈其读书心得体会,切磋交流的;三是指出谬误之处的。如《书斋文化》一书,在论及历代书房文化的特征时,说:“各种文具的摆设显示出当时文人的审美观点,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如唐代艳丽华贵的金彩、三彩陶器和宋代色彩淡雅、颜色单一的青花瓷器,浓烈地折射出唐代开放的文化和宋代静敛的情调。”有读者特地来信指出“青花瓷器”问世于元代。诚然“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但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我们的论断失误了。对于这样的来信,我是十分欢迎,视若珍宝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书房文化是中华的优秀文化,相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我们会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作者简介:朱亚夫,笔名方波等,上海市人。曾任《上海老年报》总编助理兼副刊部主任、《军休天地》杂志主编等。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年旅游专业委副主任。1970年在《人民日报》首发杂文,2009年以一篇杂谈,促成了一项全市性的“迎世博”活动,最后诞生了新“沪上八景” 。有《杂坛徜徉录》《人生畅想曲》等专著10多本。)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