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家的大端阳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0-08-1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代雄】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老家的大端阳是在旧历的五月十五过的。五月初五时令处芒种前后,小麦要收割,中稻要栽插,庄稼人闲不下来。于是,乡下人将初五称为小端阳,说让无事的城里人过。到十五,该收的收了,该插的插了,这下乡下人便热热闹闹过起大端阳来。

  乡下人过端阳最热闹的莫过于划龙舟。这也是各村各庄进入五月后的一件大事。那时大都没有专门定制的龙舟,大多是将队上油得锃亮的新船从船棚里拖出来,下水,然后装上龙头便成龙舟了。下午收工后,队长便将身强力壮的庄稼汉们集合起来,在门前的河里使劲练习着划。到端午那一天,相邻的几个村便将龙舟集合在一个较宽的河里,也不设起点和终点,大多是两三只船并排一起使劲地划一阵子,赢了不骄傲,输了不泄气。这边鼓,那边锣,水里的划桨声,岸上的喊叫声,响成一片,大家觉得把一春以来积攒起来的热情、激情统统喧泄出来就够了。

  而真正看到有模有样的龙舟赛还是在沔城七红的莲花池里。那年大端阳,母亲带我们兄妹去沔城的姨妈家走亲戚。刚好那天莲花池有龙舟比赛。于时,姨父带领我们兄妹去看赛龙舟。到得现场,那阵势绝非是我们村里划龙舟可比的。诺大一个莲花池彩旗招展,沿岸人声鼎沸。我们挤在人群中,望着一队队的龙舟在激烈的锣鼓声中,在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朝我们划过来,又朝前划过去。而最让我眼热的是那龙舟上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大小伙子,庄稼人有了这身板,还会有愁么?烈日下我握紧自己的小拳头,想象着几时能像他们那样......

  那些年的大端阳,除了这些好玩的,于我们小孩子而言,念念不忘的还莫过于好吃的。在端阳,包子、咸鸭蛋、粽子,哪一样都是让人垂涎欲滴的。包子是用刚刚从田里收获的麦子磨成的面粉做的,打开蒸锅,似乎还能闻到新麦的清香。有讲究的人家还将包子尖上点上红,就更显得有了节日的气氛。吃粽子是要先备好粽叶的。而我们那一带没有芦苇,采粽叶要到十里外的一个叫范继关的地方去。与其说采,还不如说是去偷,因为范继关的芦苇并非野生无主的,也是属于生产队的。这就如同我们排湖里的莲和藕一样,也不是随便就能进去采摘的。通常去采粽叶,是村上的妇女们结伴半夜里动身,天刚蒙蒙亮就潜入芦苇地里,待采得粽叶后迅速离开。稍有不慎就会被看护人抓住,这样不仅全部没收不说,还得要交罚款。记忆中,我们家是姐姐每年去采粽叶的,且她一次也没有让人抓着,不能不说姐姐是十分机敏的。

  粽叶采回来后,主妇们会用剪刀将其叶柄剪掉,然后放进缸底用水泡上三五日,待青色的叶子在水中褪去绒毛,变黄且光滑起来,这时捞起来闻一闻,那粽叶的香便如同宣纸上的水墨立刻在空中润染开来,直入心脾。这时,主妇们便将泡上一夜的糯米捞起来,用泡好的粽叶悉心包起粽子来。母亲的粽子不仅包得结实,还在每个粽子里放上一颗去核的红枣。所以,我一直以来,认为母亲包的粽子是这世上最好吃的粽子。还有,吃粽子是要醮着平时难见的红糖或白糖吃的。这样,吃一回粽子,口里便有了一个季节的甜蜜。

  除此之外,端午节偶尔还能吃到麻花与散子。这当然是可遇不可求的。特别是散子,除了下油锅那时油特别金贵是一方面,还有发散子还是个技巧活,一般人家做不来,自然平常是吃不上的。记得那一年,堂姐要出嫁了,堂姐夫端午节带着节礼来提亲,给我们家送来一挂散子。父亲分给我们兄妹吃。我拿着父亲分给我的散子,拆开来一根一根往嘴里送,那散子又香又酥又脆,就感觉这世上再没有什么比它更好吃的了。吃了一半,便不吃了,想着这么好的东西不能一下子吃完。到第二天,再拿出来吃时,软绵绵的,已全然没有了那又香又酥又脆的口感。为此还懊悔了许久......

  (写于2019年6月)

 

  (作者简介:刘代雄,网名“海之脉”,湖北仙桃人,系监利县政府办公室干部,闲暇喜读书写作,在微信平台和网络发表散文随笔多篇,出版有散文集《苦楝花开集》)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