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把孝道文化融入现代婚礼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05-1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梁军】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上周末,有幸参加一对新人的婚礼。在感受浓浓的热闹喜气之外,有一个细节令人不能忘怀。婚礼仪式上,登上舞台的除了新郎新娘的父母之外,连新人的爷爷奶奶也闪亮登场。爷爷奶奶们同样接受晚辈的鲜花、掌声和祝福。笔者以为,这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质折射出尊老敬老的传统礼仪,这样的传统孝道文化值得继承和弘扬。

  在社会上也不缺乏一些不孝之子,他们有的把老人穿着简朴视为不顺眼,嫌弃老人腿脚不灵,眼睛不明,错把华丽的外表视作体面和荣光。殊不知,不少父母之所以节衣缩食,不讲究穿着打扮,是他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勤俭节约的习惯。他们往往舍不得乱花钱,也被视作小气不大方。其实,他们省吃俭用,完全是为了让下一辈过得更好。在他们的储蓄罐里珍藏的正是至真至纯至亲的人间大爱和美德。

  儿不嫌父母丑,狗不嫌主人穷。每个人都有年轻力壮之时,人人也会有老的一天,上了年纪当然不可能再像年轻人那样风姿绰约。老了,应该受到晚辈的尊重和敬仰。比如吃饭,晚辈应该主动请老人坐上席,帮扶搀扶老人,为老人奉菜盛饭,

  不管你身在城市还是乡村,也不论你多富有官多大,忘本忘祖忘根一钱不值!孩子从出生,父母就精心呵护,怕他冷,饿怕他,怕他病,怕他学习落后人,一直到他上大学。上大学了父母终于可以歇口气了,可是,几年一过,孩子毕业了,要面临工作择业,工作稳定后要面临恋爱婚姻、购房等等。这些事,没有一项是让父母省心的。

  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不少有识之士大声呼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否则,就无异于大道废弃,纯朴破产,人心堕落,社会倒退。乌鸦尚有反哺(用口衔食喂其母)之孝,羊亦知有跪乳(小羊吃奶时要下跪在地上)之恩,更何况人乎?试想,父母既有养育之恩,更有数十年如一日的教诲,为人子女者,能不义无反顾予以回馈么?尤其当父母处于垂老之年、贫病交迫之际,不尽子女的孝道,能说得过去么?可惜,这些浅而易见的道理,过去是因受“左”倾思想的奚落,当今是因“金钱至上”而被迫“靠边”。因此,提倡并弘扬孝道,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应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来抓,切实让孝道文化这一传统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得以发扬光大。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孝道也是形成现代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渊源,还可以说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古代的孔孟儒学提倡的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性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和面临的现实看,正处在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转型期,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旧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正日益碰撞、磨合,重塑与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体现时代精神的伦理精神,是每一个中国人所面临的道德选择。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倡导孝道文化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敬老、爱老、养老要发扬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我们略做考证便可得出结论,古代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有效地营造了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所有的老人和儿童,以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当代著名作家冰心就非常关心对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她要求,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关心父母、爱护父母。显见,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很多事例证明,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基础的道德教育。一个孩子,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尊敬、不爱戴,怎么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如果一个孩子对生身父母都没有深厚的情感,怎么能升华出高尚的爱国之情呢?这方面,有不少小学开展了以“五心”教育活动为主题的传统美德教育系列活动(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他们通过“五心”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胸怀大志,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他们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孝心奖章”争章活动。这一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也是传统孝道文化在新形势下得以弘扬的有力证明。

 

  本文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