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是谁滋养了“学而思”的怪胎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5-2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山栀子】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对学生进行“统测排名”,为学校小升初招考提供录取依据,在学而思等校外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下,义务教育阶段被国家明令禁止的招生考试改头换面,已明令禁止的奥数与升学挂钩,又在种种统测中换汤不换药地隐身出现。

  就近免试、平行分班,规范作息、划定红线,严控作业、减少考试,严禁补课、规范托管,上至教育部,下到基层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减轻课业负担的政策,禁令何其多!如此,我们确实看到了:学校办学行为不断规范,素质教育氛围更加浓厚,教育内部生态日益清朗。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学生放学后直奔周边培训中心补课的浩荡队伍,校外考试机构作文、奥数、英语等各类竞赛活动的此起彼伏。

  课内减负,课外狂补;教育内部三令五申免试入学;教育外部统测竞赛择优录取。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家长身陷其中,苦不堪言。教育,怎一个“乱”字了得!

  即便如此,每每有类似的事件被置于媒体的曝光台、显微镜下时,教育又往往是“黑锅”的注定背负者,被推向舆论的沸锅里“热煮”一番。教育,又何以能承受如此之重?

  那么,培训、统测、竞赛之风何以屡禁不止?到底是谁滋养了“学而思”这样的教育“怪胎”?

  校外培训市场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受益于教育内部的规范化治理,另一方面顺应了家长应试的刚性需求,扬长补短。作为校内教育的一种补充,满足不同人群对教育的个性化、特色化需求,从这个角度看,校外培训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发展的市场和环境。但是,无序膨胀走向畸形,过度商业化、逐利化,甚至深刻地影响到了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生态,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学校与培训机构内外勾结,坑了家长。应该看到,每一个社会培训机构的火爆,背后都离不开一所学校的资源输送。培训机构暗送秋波,学校芳心暗许,教师暗渡陈仓,火热的市场也就成了自然。更有公然地借用公办学校的名师骨干资源,吸引和招徕学生。没有学校一线教师的参与,没有来自学校内部的准确信息和优质资源,再强大的社会师资力量,也难以完成培优、应考、竞赛的功利化目标。诸如像广州、成都等地的初中学校以“学而思”这样的民间培训机构的统测作为入学重要依据,虽有学校内部不得组织入学分班考试的苦衷,却也在无形中为社会培训机构的发展推波助澜。

  校外培训“三无几不管”状态,肥了土壤。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监管涉及工商、民政、教育等多部门,其实是几不管,无规范,无监管,无治理,是校外培训机构无序膨胀的关键因素。君不见,庞大的培训机构,哪一家不是办在学校附近,不是办在教育路、教育街?成了典型的“灯下黑”。当前,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管理存在着责任单位多头、权责清单不明、管理规范缺乏、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一味地指责教育不作为,是以偏概全;单纯依靠教育的力量去监管、规范和整顿,不可行,也难见实效。

  在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创新治理机制,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成为应然和必然。规范和治理校外培训,绝不再是单打一,而是部门联动、综合施策。既要斩断学校与培训机构的利益链条,又要出台培训市场的行业规范;既要从根本上深化教育改革,尤其是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又要从制度上建立校外培训市场的监管机制、治理办法;既要落实校外培训市场的责任主体和行政执法队伍,又要建立专项治理整顿的联动机制,确保治理整顿实效。

  校外培训火爆,毕竟是市场行为。叫停,只是暂时的应急之策;紧急叫停留下的空当,很快也会有新的主体补上,卷土重来。关键是要建立健全一个很好的机制,让规范和治理形成常态,才能确保长效。

  还有,教育部门也要静下来认真思考,课内减负,课外增负,已成不可回避的事实。为了教育公平,很多教育必须的元素在被迫“一刀切”后,市场化运作引发的是更多的社会问题。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办学水平整体提质的今天,在均衡普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问题,也应该重提和重构。如果教育的顶层设计能主动担当和发力,校外培训哪里还有火爆的市场?

  “学而思”的怪胎,也是历经十月怀胎的产物。罪不在于“学而思”,而在于我们的教育设计和治理体系。治疗“顽疾”,还真得综合施策,既要下点猛药,也要长期服药。

 

  (作者系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理事)

 

  编辑:东 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