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共同呵护“劳动”之花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0-04-1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江南笔客】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为加强学生劳动教育一致叫好。

  曾几何时,少数青少年缺乏劳动常识与劳动意识,更缺乏劳动情感与劳动技能。不想劳动,锦衣玉食、养尊处优;不会劳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珍惜劳动成果,挑吃挑穿、奢侈浪费……这些“小皇帝”“小公主”的种种做派,实在令人堪忧。

  小到日常起居,大到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劳动实践。从身体力行的劳动中获取经验与知识,正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劳动创造财富,奋斗成就理想,也是人类社会永久的价值诉求。作为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一代,劳动情感的培养,劳动品质的炼就,劳动技能的具备,就显得十分重要。

  劳动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用技能呵护生活,用汗水浇灌人生,用双手构筑世界。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景,学校是主阵地。此次发布的意见明确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意味着我国学校劳动教育有了“刚需”。 劳动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涵,劳动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能健壮体魄,能创造和发现美。学校要保证劳动课应有的地位,要配备专门教师,把课程上足上实,纳入办学业绩评价,最大化彰显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加强劳动教育,家庭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有的放矢地引导也至关重要。现在家庭条件好了,劳动力充足了,好多年轻的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着“爱”的旗号,把孩子劳动的机会和权力生吞活剥了。我们越俎代庖式的疼爱是一种溺爱,不给孩子养成劳动能力、劳动情感的机会,就会让他们厌恶劳动,养成依赖之心,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孩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个家庭都应当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通过家长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让他们自力更生,明白“现在不流汗水,将来就流泪水”的道理。家庭要自觉接力学校的劳动教育,督促并检查学生假期的劳动实践任务,家校共育,久久为功,从而在孩子心中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会劳动的好本领。

  社会也应该为劳动教育呐喊助威,大开绿灯,在场地提供、人力支持、物力保障上提供方便,形成劳动教育的育人合力和强大气场。

  劳动是生生不息的泉源,劳动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育人工程,需要校园、家庭、全社会为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齐发力。我们深信,当莘莘学子在劳动中磨练坚强意志,淬炼卓越能力的时候,我们就会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本名李杨,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副秘书长)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