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中国教育的汤化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12-2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蒲田广隶】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一个社会,可怕的事情或许不少,但是最可怕的莫过于凡事都汤化、水化与淡化了,甚而至于,那些读书人没有了文化。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至少有相当的一部分人,无疑一直就在那块忙于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把学校提级升格。如何把中专、技校升格为大专,又如何把大专升格为本科,而本科呢,三本如何升格为二本,二本又如何升格为一本,一本呢,当然还再需要千方百计去继续升格,升格为211或者985全国重点大学。

  于是,本来连高中也考不上的学生去读大学了,本来连本科学业也没法子顺利完成的学生去读研了。表面上的中专生大专化,大专生本科化,以及本科生的硕士化,硕士生的博士化,当然博士生毕业之后,通常还需要进一步再继续深化与后化。而学生的实际水平呢?——恰恰沦落为博士生硕士化,硕士生本科化,本科生专科化,专科生中技化。那些中技生恐怕除了会上网玩电子游戏,就再没有其他的文化和技能可言了。

  过去几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史无前例的蓬勃发展,使得笔者的心里总是那么美滋滋地在做着一桩美好的梦想与思考,无论如何,这也算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嘛。——毕竟,读书人的数量大大增加了;毕竟,整个社会的知识贮备的总量也大大增加了。而这一些数量的大大增加,除却对于促进中华民族无论是在哪一方面的进步都会有一些好处益助之外,甚至对于全人类整个知识体系的增量也一定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贡献,以期有可能走出那个“中国人口这么多,何以在知识上贡献如此之少?”的难堪境地,同时也维护了我华夏民族历来极强的自尊心。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高等教育推向大众化、普及化的同时却是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世界级的文明古国失去了真正的高等教育。在教育已经丧失了它的存在目的与宗旨,随便转化成为一种旨在糊弄乃至于作践全国老百姓的专门用以赚钱的行当产业的时候,也就当真扼杀了这个国家教育的全部。诚如一位名家所惊呼的那样,即便是昔日的那些著名大学,也都已经成了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孵化器,正在培育有毒的罂粟花。哪里还谈得上会有什么社会知识的贮备总量,以及真正的读书人数量的倍增呢?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现代文明人类的一种差不多必须经历的人生的系统工程来说,社会既已发展到了今天,少数富裕家庭的子女或许可以假借其在国内接受初等教育时候通过应试机制所培养积蓄的那点儿余威煞气,甭管实际的成绩再怎么差也全然都无妨于其出国留洋去求学读研。事实上,周边也不乏诸多类似的例子存在。每每在国内的应试考场中只够大专水平的考生,倒是可以正大光明地漂洋过海去国外读硕读博了。而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子女为了实现自身脱贫的梦想愿望,也在千方百计争取上大学。只不过,他们所消耗的,恰好正是其父母前辈辛苦大半辈子挣来养老的那点儿可怜的活命钱。而这种时候,我们的国家与社会又在干些什么呢?——竟然是在那块黑暗处喜滋滋清点与盘算着那些通过所谓普及教育的名义而肆意盘剥来的,全国广大最底层芸芸众生的血汗钱!

  事实上,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不是以国家的名义去大力扶持和有效投入诸如全民医疗、住房,以及国民教育等等一类必须由整个社会共同来承担的公益事业,而是只知道以所谓市场运作的名义去千方百计收刮民脂民膏,掠夺普通老百姓的财力而使其日趋汤化、水化、弱化与贫化,尤其是像国民教育这一类,竟然便活生生成了当下中国最广大贫穷百姓的抽血机!自然也就由此而忽视了,或者说已经丧失了,那种以国家的名义去正正当当地在学生阶段灌输国民以高尚的理想情操的权力与机会,最终势必造成一个国家国民性的渐趋退化,异化、劣化与恶化。

  教育事业名义上的大发展而实际上的汤化、水化与淡化,结果空化、虚化和弱化了这个古老民族的内在实力,包括文化以及经济的内涵力,造成中华民族短见促识的功利主义的邪气盛炽,囿于保守、封闭、僵化与自恋,自然便也失却那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勇气、信心和魄力。可以这么说,甭管社会发展到了何种阶段,国民教育的问题永远都是需要摆在第一位的大问题。

 

  (作者简介:蒲田广隶,本名詹苗康,笔名守宫、杞子,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组委会委员,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