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芳华》为何走红银幕?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1-0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亚夫】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新年时节看《芳华》,五味杂陈话“芳华”。

  时近年关,由冯小刚执导的贺岁大片《芳华》走红中国、北美银幕,各种评论刷爆了各大社交媒体:赞美声一片,说它“没有商业片的浮躁和浮夸,一部真的有心的作品”;批评声不断,说它“阴暗的心理,变态的审美,阴冷的芳华”。伴 随者声声毁誉,《芳华》高歌猛进,票房屡创新高,从“40后”到“00后”的人流,涌进了影院,为之流泪,为之骂娘。而在最近的塞班国际电影节上,冯小刚一口气为《芳华》捧回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人4项大奖。

  看罢影片,不免思索,《芳华》为何能火爆银幕,搏人眼球?

  有人说《芳华》是因为名家导演,也有人说是《芳华》触碰了敏感题材,甚至还有人说冯导善于炒作等等。应该说,这些不无道理,但并没说中要害。窃以为《芳华》之所以走红银幕是因为多元地反映了生活,以斑斓绚丽的色彩刻画了那个时代的人物、事件和心理。

  曾几乎时,我们的文艺创作,盛行人物要“高、大、上”,故事要“伟、光、正”,心理要“纯、清、明”等,全面否定“中间人物”;强调非红即白,黑白分明;红要红得发紫,黑要黑得“头上生疮,脚底流浓”。结果绝对化造成刻板呆板,不接地气,故事不可信,人物不可亲。其实,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也是错综复杂的;人是有血肉的,心理活动是千姿百态的;生活在尘世,怎能不食人间烟火,一身光鲜呢。莫言能获“诺奖”,走的就是多元的套路.

  《芳华》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部队文工团为背景,展示了一群男女文艺兵充满激情和理想的青春岁月,其间有文革的风云激荡,有改革的春风滋润,有越战的血肉横飞,几个年轻的文艺兵经历了灵与肉的洗礼,度过了各自的青葱年华。你看,影片名曰《芳华》,都无醉人的芬芳;写了文革,却并不全面否定;你说他亵读人民军队,可他明明写了军人的英勇顽强;你说作者心理阴暗,可这里也有暖心的战友情;影片中也写了部队里的“活雷锋”,可他没好下场;观众正为“活雷锋”感伤时,却峰回路转,男女主人公又比翼双飞,显出了一抹亮色……是的,《芳华》中时有主旋律回响,却又有负能量涌动。就拿《芳华》中的人物来说,你很难说,谁是英雄人物,谁是反面角色。因为英雄有私心,反角有亮色。比如那个“活雷锋”陈峰,他平时助人为乐,上北京开会,为战友捎信带货胜过快递小哥;有次闪了腰,坚持排练不说,因身上有异味的何小萍被舞伴嫌弃,他主动为何陪舞;炊事班养的猪逃走了,战友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叫他去捉。就是这样一个“活雷锋”,也不是高大与完美的,影片告诉我们,他也有私心,他谦让上大学名额,并非见好处就让,而是为了“与心爱的人在一起 ”。而那个反面人物林丁丁,也不是一无是处。她工于心计,爱慕虚荣,又刻薄自私,但她让新兵何小萍拍参军照当众出洋相后,也不是赶尽杀绝,她反对汇报领导 ,说给何“一个机会”。这样人物就不是脸谱式的,一眼看穿,而是多侧面有厚度,让你劳心神,费思量,容易引发共鸣。因此,《芳华》是一部充满矛盾的影片,是一部亦好亦坏的作品,注定是一部惹人争议的作品。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现在放映的《芳华》, 凡是经历过那个年头的人能从中看到自己影子,唤起自己的青春回忆,都会按自己的理解,去认识《芳华》,评论 《芳华》。这样必然会像《红楼梦》一样,见仁见智,见淫见诲,于是出现了满城争说《芳华》的情景。我想,这也许真是冯小刚所期待的效果。

  冯小刚很聪明,他导演的《芳华》,走的是一种多元的道路。他善于写戏,做戏,那个惹眼的凉在衣绳上的泡沫塑料的垫胸,随风飘动,影片用了不少镜头渲染,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个“品质”问题,可倒底是谁的?严歌苓的原著说是何小萍的,可在影片中何矢口否认,那又是谁的?有观众问冯导,他回答:“我也不知道!你认为是谁的就是谁的!”于是有戏了,人们争论不休。

  临末,若有人问我你对《芳华》的看法?我不妨也来个冯式回答:我不知道!我只是分析《芳华》现象,对《芳华》是贬是褒,任尔评说,不过我有一句话奉送:

  芳华总有飘零时,心中芳华永葆春。

 

  (作者简介,名方波等,上海市人。曾任《上海老年总编助理兼副刊部主任、《休天地》杂志主等。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年旅游专业委副主任1970年在《人民日报》首发杂文,2009年以一篇杂谈,促成了一项全市性的“迎世博”活动,最后诞生了新“沪上八景”。有《杂坛徜徉》《人生想曲》等专著十多本)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