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评点:堂堂君子陆佃其人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1-0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栖】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陆佃,著名诗人陆游的祖父,与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是同时代人。梁启超的《王安石传》第十八章“荆公之用人及交友”中,将陆佃列为“荆公弟子”,说王安石“执政后用以为学官”。陆佃年轻时居贫好学,离家寻师从学,途经金陵,巧遇慕名已久的王安石,即拜为师。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王安石受任为参知政事,着手推行新政。是年,陆佃赴京会试,中进士。之后,王安石引其为“学官”(亦可视为幕僚),“咨以政事”。

  然而,陆佃是个才华出众的耿介之士,恰如梁启超所说:陆佃“始终能尊重其师,惟以不与政事”。陆佃在初入汴京,前往相府拜谒王安石时,王安石曾询问他对新政的看法。陆佃并未因为新政的“大方向正确”而诺诺然。相反,他依据客观事实说:“法非不善,然推行不如初意,还为扰民。”在一次与王安石就青苗法的问题发生争论时,陆佃当面批评:“外间颇有议论,称恩师秉性固执,虽能乐听善闻但难以改过。”王安石不悦,说:“传闻而已,不足为信。”可是,陆佃还是进谏:“但愿恩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王安石拂袖而去。王安石有革故鼎新的坚定决心和一往无前的锐气,精神诚然十分可贵,但他过于自信,自信变成了固执,讳听谔谔之声,司马光称这位政治家“贤而愎”也许并非门户之见。当时,王安石当国执政,连宋神宗也“一切屈己听之,更立法度”,(《神宗实录》)其权势如日中天。而陆佃却不趋奉迎合,直言不讳新政个中之弊。因此,“安石以佃不附己,不复咨以政事”,让他在“崇政殿说书,进讲《周官》”,坐了多年的“冷板凳”。

  尽管遭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但是,陆佃“始终能尊其师”,客观全面而正确地评价王安石,其人品难能可贵。众所周知,宋神宗去世后,改革派败北,王安石也随之黯然下台。一批昔日的奉承者“转向”唯恐不及,时人有言:“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而陆佃却仍一如既往以师礼待之。王安石病逝后,他披麻戴孝,前往致祭,诵读祭文时涕泗横流。更为今人钦佩的是,陆佃后来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奉命参与修撰《神宗实录》时,力排众议,肯定王安石的政绩,全然置保守派打击的危险于不顾。据清代蔡上翔所著《王荆公年谱考略》一书云:“(陆佃)修《神宗实录》,数与史官范祖禹、黄庭坚争辩,大要多是安石。”范、黄要按皇帝旨意,“晦隐”新政,而陆佃并不让步:“尽用君意,岂非谤书乎?”体现了一个堂堂正正学者的铮铮铁骨。

  如今,我们再来想起陆佃其人,与其说是悯于这颗历史上黯淡的“流星”的不幸遭遇,不如说,他的那些高贵品质于世仍似思想的“闪光点”,是那般的耀眼,诸如:为人仗义直言,为文秉笔直书。

 

  2018.1.1

 

  (作者简介:沈栖,笔名凡夫、聿飞,1951年生,主任编辑,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杂文家,先后出版有杂文集《世相纵论》《明天的废话》《实话直说》《告别“社会病态”说谎》《一个公民的闲话》《无花的蔷薇》《边看边说》《余墨谈屑》。)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