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正直与政治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12-2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的青年学者陈景润上世纪60年代初在数论研究领域崭露头角,被院里树为“安、钻、迷”典型,谁知文革中竟成为一条不可饶恕的罪状。1973年春,中科院领导在全院党员干部大会上宣布:“数学所有一位青年研究人员,做出了一项很重要的研究成果,将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立马有人提出异议:“怎么宣传起陈景润这样的白专典型来了,这不是否定文化大革命么?”围绕陈景润论文可否发表竟群情激愤:“陈景润的论文研究的是古人洋人的东西,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发表,要发表,必须全所讨论通过。”并且上纲上线:“陈景润的论文绝对不能发表出来,这是关系到走什么路线、树什么旗帜的大是大非问题。”还有人酸溜溜地说:“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们像他一样不关心政治,我们也能做出来。”

  他们所关心的“政治”就是唱高调、空喊口号,时兴的是早请示、晚汇报:“头顶一个‘公’字,胸怀一个‘忠’字,敬祝……永远健康!”为了标榜最讲政治,有人在“敬爱的领袖”前面加了个“最”字,接着有的加上两个“最”,又有人加上3个“最”,……俨然谁的“最”字加得最多,谁就最革命。陈景润常常一连几天关在小屋里看书演算,一日三餐吃的是窝窝头蘸酱油,除了搞研究,什么都不关心,稿纸都演算了几麻袋,哪有闲工夫玩这类文字游戏。可是,不“关心政治”的陈景润取得了科研成果,给国家争得了荣誉,“关心政治”的红人反倒一事无成。

  陈景润或许对路线、旗帜缺少认识,却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在困难时期他省下粮票捐给大家;文革他哪一派都不参加;江青派人来要他揭发华罗庚,他借故回避了;中科院召开反击右倾翻案风大会,要他结合自己的实际,讲如何受党内走资派毒害逐渐走上白专道路,他又故意逃避没有去。

  1974年底,周总理提名陈景润当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竟遭到了数学所党委的激烈抵制。有人说:“就是把刀搁在我脖子上,我也不承认陈景润是又红又专的人。”最后逼得华国锋向他们发怒:“陈景润当人大代表的事,你们同意得办,不同意也得办。”邓小平也很愤怒:“什么白专典型,总比霸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强。”他还感叹地说:“中国要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不得了,对他应爱护、赞扬。”

  陈景润头上的“白专”帽子被摘下来后,他激动得连夜写了一首诗:“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有命不革命,要命有何用?”

  作家徐迟去采访他,他连连说:“我没做什么贡献……徐老,你可别写我,我没什么好写的,你写写工农兵吧,写写老一辈科学家吧。”问他“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进展情况,他说到了难度最大的阶段。接着,他背诵了叶帅新近发表的《攻关》一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他说自己很受鼓舞:“我要继续苦战,努力攻关,攀登科学高峰。”昔日木讷寡言的陈景润,现在出口成章,全是流行的报刊语言。

  沈元老师关心他的健康,他回答:“谢谢你,沈老师。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无微不至地关怀我,我常常感动得流泪。五届人大刚开过,就迎来了全国科学大会,多么鼓舞人心呀。我要加把劲,拼命大干社会主义,继续攀登科学高峰。”沈元无奈地说:“你呀,正直的人已成为政治的人!”话里透出了涩涩的酸楚和些许惋惜。

  陈景润头上的光环多了,社会工作也多起来。他要走访选民、准备提案,有请他讲学、作报告的,他还担任了一个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的时间被大量占用后,只好压缩睡眠时间,将研究工作放在深夜,这又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他只想做一个纯粹的数学家,却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政治漩涡。固然,陈景润的正直需要政治保驾护航,他更需要的是不受干扰心无旁骛。

  真正的科学家大都淡泊名利,棒杀和捧杀对于他们都是“杀”。唯有为之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充裕的工作时间,才是对他们的最大关爱和支持。

 

  2018/12/18于洈水河畔

 

 

  (作者唐汇寅,生于1950年,男,大专文化。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刘项还是要读书》获第四届“克权杂文奖”一等奖,杂文《贪腐的起点》获第三届“克权杂文奖”三等奖。)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