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欧阳修拒吴缜自荐错了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3-0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沈栖】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二十四史从历史角度对事件及意义、人物活动及作用进行叙述、评论,借鉴前世兴衰,考量当今得失,总结出不少治国经验和统治谋略以及人生智慧。然而,史传为文,渊浩广博,修史者难以探赜索隐,致远钩深,况且还存在“毁誉以之不同,爱憎由其各异”情形,难免会出现如唐人刘知几说的“鉴无定识”、清人章学诚说的“推求失旨”的流弊。后晋刘朐等编撰的《唐书》(即《旧唐书》)便是。

  宋仁宗赵祯认为《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庆历四年(1044年)下诏命欧阳修等重修,至和元年(1054年)7月,仁宗催促“速上所修《唐书》”。历经17年,《新唐书》这一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于嘉祐五年(1060年)完成。

  在重撰《新唐书》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起欧阳修拒吴缜自荐的事件,令人玩味。

  史载:吴缜,字廷珍,四川成都人,自幼聪慧,酷爱读书,其父吴师孟是庆历六年的进士,以善书知名。吴缜承父衣钵,博览群书,多有史识。当听到朝廷要重撰《新唐书》时,“初登第”(即刚成进士)的吴缜便毛遂自荐,上书给欧阳修,言甚恳切,“愿予官属之末”,以小小的助手来参加纂修《新唐书》的工作。欧阳修乃名满天下的一代文人领袖,当时官至翰林学士,对名不见经传的吴缜不屑一顾,认为他“年少轻佻”,断然拒之。

  然而,吴缜并没有气馁,一门心思欲显示自己的学识和才智,其方式就是对重修的《新唐书》挑刺,写就了《新唐书纠谬》一书。

  那段时间,吴缜在蜀中为官,相继知邛(四川邛崃县)、蜀(四川崇庆县)、洋(陕西洋县)、万(四川万县市)四州。他自叙《新唐书纠谬》写作经过:“缜以愚昧,从公之隙,窃尝寻阅《新(唐)书》,间有未通,则必反复参究;或舛驳脱谬,则笔而记之。岁时稍久,事目益众,深怪此书抵牾穿穴亦已太甚,揆之前史,皆未有如是者。”元祐四年(1089年),吴缜解秩还朝,取道长江东下,舟中闲暇,取昔日所记《新唐书》舛误,整理成书,题名《新唐书纠谬》。绍圣元年(1094年)投进朝廷,以“未尝刊正,止是纠摘谬误而已”。

  那么,二十卷的《新唐书纠谬》到底对《新唐书》作了哪些“纠摘谬误”呢?吴缜胪列了《新唐书》中的错误460条,归纳为二十类,诸如:“以无为有”“似实而虚”“书事失实”“自相违舛”“载述脱误”“纪表志传不相符合”“一事两见而异同不完”“官爵姓名谬误”“年月时世差互”等;并列举了《新唐书》修书之失有八,诸如:责任不专、课程不立、多采小说而不精择、务因旧文而不推考、刊修者各徇私好;还在自序中指名道姓批评裴煜、陈荐、文同、吴申、钱藻五位校稿者,“但循故袭常,唯务喑默”,以致于“讹文谬事,历历俱在”,“未闻有所建明”。

  鉴于当年吴缜自荐为欧阳修所拒,王明清《挥尘录·后录》卷二披露,史坛讥吴缜是对欧阳修“挟怨泄忿”,对《新唐书》吹毛求疵。这纯属皮相之论!当然,吴著用语偶有偏激,且某些论述尚有不够缜密、成熟之处,但瑕不掩瑜,总体而言,吴著不止是一部纯粹的校勘学或考据学专著,还因其基于在具体考辨时所发的评论而成为一部很有历史眼光、颇多真知灼见的史学批评力作,集中体现了这位后起之秀的史学成就。清代有多位史学大家充分肯定了吴著的学术价值,如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六中说:吴缜对《新唐书》“指摘处却亦有精当处”;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外篇二》评论《新唐书纠谬》说:“观其贯串全书,用心精密,诚有功于研唐事者。前人比之箴膏肓,起废疾,殆将过之无不及也”;清代官修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吴缜所指出的《新唐书》中的错误,“原亦深中其病,不可谓无补史学也”。

  欧阳修这次奉命纂修《新唐书》,在人才的使用上可以说是犯了一个错误。他以权威自居,论资排辈,没注意从中青年中物色、提拔人才,相反把吴缜这样的史学新秀拒绝在史馆之外,使得《新唐书》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也许章学诚说得不无道理:“且其所谓‘年少轻佻’,亦恐言议之间英锋銛锷,有为欧公所不能御者,而因以‘年少轻佻’目之,未必其有所不可也。”(文史通义·外篇二)

 

  (作者简介:沈栖,笔名凡夫、聿飞,1951年生,主任编辑,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杂文家,先后出版有杂文集《世相纵论》《明天的废话》《实话直说》《告别“社会病态”说谎》《一个公民的闲话》《无花的蔷薇》《边看边说》《余墨谈屑》。)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