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愿童心未泯,愿赤血长殷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6-0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栩】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许多鸡汤文写手大都喜欢拿这句来鼓励别人在人生道路上别管经历了什么,经历了多少,始终都要怀揣一颗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就是一颗率直、纯真、善良、热爱生命、好奇而富想象力、生命力旺盛的“心”。老子道德经里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认为,这种单纯的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

  有人说,读小学时候憧憬着中学,上了中学憧憬着高中,上了高中又憧憬着大学,上了大学却怀念起了高中。因为那时候的人,生理年龄正是八九点钟的太阳那般光鲜而不刺眼,心理年龄也是那种稚气未脱却自认为少年老成的迷离阶段。那时候的一些人自命不凡,还有一些人壮志凌云。正如毛主席有词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那个年纪的每个人都有一颗赤子之心。

  如今的那些人几乎是“奔3”的年纪了。也许有些还在为生存打拼,也许有些已结婚生子在为家庭打拼。这些历程有残酷有温暖,生活不就这样的么?重要的是那颗赤子之心是否还在。罗曼·罗兰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话虽如此,可超级英雄又是有几个人能当得了呢?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里“奔3”是种什么体验?吃着黑心食品却能茁壮成长,一就业就被延迟退休、顶着天价房价也许干上半辈子都买不起房甚至结不起婚。在如此恶劣的社会高压下生存各种心理疾病也接踵而至,可就这样还是被老一辈的人视为“扶不起的阿斗”。终于,这批人明白了为什么有人会说自己是不得不自信的一代,因为不仅是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还得迎接由四面八方泼来的冷水,不自信注定是生存不下去的。

  于是乎,这些人开始怀念中学时代,那个“书生意气”的时代。也许是怀念某个下午,搬着一把椅子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晒着太阳一口气读完喜爱小说的自己,也许是怀念在脑袋里拼凑出一个故事,并立誓多少岁之前要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的自己,也许是怀念对某个异性同学产生了特殊的情愫,并打算在高考后对其表明的自己,也许怀念的正是那个一腔热血的自己!

  怀念完中学时代,“奔3”的这批人又会怀念一下童年时代。这批人的童年大概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绝无仅有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第2个10年,社会也到了稳定发展的状态。那时候,“国产货”还没有打出名头,日常使用的家用电器多数是松下、西门子这样的外国品牌;在电视机上面看的是引进的日本动画片;听的那些首华语经典流行歌曲长大后才知晓几乎全部是将日本歌曲曲子拿来填上中文歌词进行的翻唱。为什么说这样的童年绝无仅有?因为对于“前面的古人”,家用电器并没有成为日常生活用品,是稀缺的,看动画片也不是放学之后的“头等大事”,而“后面的来者”,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国产货”的崛起,使得选择项越来越多,生活方式也变得与之前大不相同。当然,每个时代的童年都值得怀念,每个时代拥有童心的人不管是到了什么年龄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都会觉得是值得怀念的。

  在这个最好的也是最坏的时代里,保持初心真的很难,特别是那颗赤子之心。存在脑海里很多年的故事在面对着残酷的市场和即将泼来的冷水不得不一点点妥协;深埋心里也很多年的那份心动面对着无奈的现状和自身的自卑也不得不埋得更深一些。不过,可能会有一个瞬间让人幡然醒悟过来:

  倘若只有一颗赤子之心再无其他,那么就愿童心未泯,愿赤血长殷!

 

  (作者简介:王栩,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现就职于湖北省松滋市杂文学会、松滋市东方书院,任职松滋市杂文学会创作部副部长,“东方乐读”微信公众号编辑部主任,系青年杂文家,其杂文《“佛系”与“丧”》荣获第四届“克权杂文奖”二等奖)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