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信不信在于“我”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9-2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启跃】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信仰是每个“我”一生的目标和终极追求,也是“我”生存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它是指满足生存生活要求之上的更高的价值追求。谈信仰,首先是要相信它,其次是要崇敬它,最后会支配“我”的行为。正如雨果所说,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

  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擦亮“信仰”明灯,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看看社会,看看世俗,我们有太多的事实和理由来表达,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英雄了。我们已经迷茫和迷失了双眼,太需要模范典型来作为明灯指引。不得不承认,经济上去了,道德滑坡了;工程上马了,干部却下台了;失足落水了,救人要先谈价格了;老人倒地了,得好好地思考要不要扶了。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面,在不断的创造着物质财富,向“钱”进,挣“钱”途。当物质欲望在刺激我们的神经、诱惑我们的底线时,道德的底线我们是否能把持得住。当道德的底线突破之时,也就是我们撞上法律的高压线的时候了。曾几何时,“无商不奸、无奸不商”横行四野,助人为“乐”成了助人引“祸”,倾情于公益事业却成了某些人口中的捞名获利……传统的美德、古老的信仰好像就在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代人中断了根、没了魂。

  其实并非如此,华夏大地上一些脊梁依旧挺立着,不向恶俗低头,不向卑劣弯腰,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动着身边的人,继而感动着全中国,从而树起了信仰的标杆,成为学习的榜样。在湖北松滋,也出了一名张富清式的英雄。他就是洈水镇青龙咀村今年85岁的导弹老兵肖德准。他早年在部队,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用导弹打下来了第一架美制高空侦察飞机的记录。因此他获得空军授予的一等功,并获晋衔奖励,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他带病回乡后,深藏功名60载,即便老伴患癌症,也不向组织伸手。他坚信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到的事。他的事迹传开,终于让不少人信服了。

  信仰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肖德准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源于对信仰的坚定认识和执着追求。他说:“我在入党时举起拳头面向党旗宣过誓。从那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普通老百姓不一样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忠诚不是说说而已,要看行动。作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我”,审视自己,“我”的忠诚就表现在既然选择了共产党,就不能左顾右盼,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小事小非,别人的一点言论就怀疑党,动摇自己的信仰。而是要带头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带头在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豁得出,越是有不同声音时,越要牢记身份,坚定信仰。

  每个“我”立身于世,没有信仰与行尸走肉何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需要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信仰从来就不是虚无缥缈的。千千万万个“我”的善举无不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生动的注脚,也必将成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并在擦亮信仰明灯后不断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跨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人无信不立。凡出言,信为先。古今圣贤,仁人义士,英雄豪杰,皆以信义著于天下。因其一诺千金,一言九鼎。故人皆信其言,仰其德。因信而生仰,愈信愈仰,愈仰愈信。由此而产生了信仰。只要每个“我”立信有信,信不信关键在于“我”。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会长、《松滋杂文》主编)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