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郭嵩焘的误判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0-03-1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俊良】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光绪元年正月(公元1875年),英国驻华公使馆员马嘉理,在云南遇害,酿成轰动一时的“马嘉理事件”。英国公使威妥玛,就此胁迫清政府除签订开放陆路口岸、减免商品税率的《烟台条约》之外,还必须派一名大员到英国,就该事件向女王“赔礼道歉”。

  派谁代表大清,去英国“赔礼道歉”?朝廷为此大费周折。明眼人看到,威妥玛想利用这一事件,达到割地、赔款、惩处肇事者,逼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就范。恨洋人又怕洋人的慈禧太后,把懂洋务、做事又干练的部级干部滤了一遍,选来选去,目光锁定在出身进士、又在开放省份广东任过巡抚的兵部侍郎郭嵩焘身上。

  消息传出,郭嵩焘连上七折,称病辞官。谁都明白,代表大清给英国女王“赔礼道歉”,说到底就是个自毁前程“送死的官”。因为,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国以外的地方,国称“藩属”,人属“蛮夷”。孟子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此等观念“蒙蔽了中国人的双眼,阻碍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理性认识,淡化了中国人的危机意识”,成为“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最大羁绊与障碍”。

  郭嵩焘清楚,对待“蛮夷”,从皇帝、官员到百姓,习惯了“八方向化,九土来王”。朝廷对“夷”政策,割地、赔款甚至丧失更大民族利益,都必须围绕一个目的,就是换取朝廷苟安。而这次,“蛮夷”不但要钱,还要“赔礼道歉”,这种有辱祖宗的做法,不啻悬在慈禧头顶的一把利剑。郭嵩焘虽历经官场起浮,清楚“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自认为“流传百代千年后,定识人间有此人”,“虽千万人吾往矣”!

  行前,士林为郭嵩焘充当“道歉使者”惋惜。王闿运慨叹,郭嵩焘“以生平之学行,为江海之乘雁,又可惜矣”,李慈铭扼腕,说“郭侍郎文章学问,世之凤麟,此次出山,真为可惜。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不为之叹息也”!为打消郭嵩焘顾虑,慈禧安慰他“此时万不可辞,国家艰难,须是一力任之”,接着又打感情牌,说“我原知汝平昔公忠体国,此事实无人任得,汝须为国家任此艰苦。旁人说汝闲话,你不要管他。他们局外人随便瞎说,全不顾事理,不要顾别人闲说,横直皇上总知道你的心事”。

  慈禧的谈话,导致郭嵩焘对晚清“强国梦”的误判。1877年1月,郭嵩焘出任大清驻英公使。他提出“天下之大患,在士大夫之无识”,剑指“天下之乱,由大臣之无识酿成之”时弊。他摆出“为实现大清强国梦”赴汤蹈火的架势,遂将在英国见闻,集成《使西纪程》一书。此书意在探讨西方之所以强大,大清之所以落后的成因;针对“但以诟毁洋人为快”的官场,痛斥尸位素餐的假改革者“所求知者,诟毁洋人之词,非求知洋情者也”。其大谈“西洋立国,自有本末”之国体;西人“以信义相先,尤重邦交之谊,致情尽礼,质有其文”之文明。

  很明显,郭嵩焘的着眼点已不在“器物层面”,在政治、经济等社会管理的“制度层面”。郭嵩焘的认识,已经远远超出从朝廷、官员到百姓认知所能接收的范畴。他的做法,等于挑战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心理和思维定势,不经意间把自己推上与朝廷、官员和百姓针锋相对的境地。果然,《使西纪程》一问世,就遭到整个士大夫集团的围剿。左都御史景廉参奏他“一以顺悦夷心为事”,家乡士子更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相讥讽,好友王闿运污其“中洋毒”,李慈铭则质问“诚不知是何肺肝”,翰林院编修何金寿,更是提到政治高度,奏劾郭嵩焘“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

  1879年,郭嵩焘黯然回国,其“强国梦”灰飞烟灭。因为敏感于忧患,忠诚于使命,远见卓识被目为“叛徒”“汉奸”。唯一不受排挤的行为,就是远离改革,回避开放,与固有的一切保持一致。对此,李鸿章感慨,若因郭嵩焘的遭遇“人人怕谈、厌谈”洋务,“事至,非张皇即鲁莽,鲜不误国”?晚晴改革失败,从郭嵩焘“强国梦”碎可见端倪。

 

  (作者简介:王俊良,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幼好读书,不求甚解。及长,从业媒体至今。偶有文字行世,赖众师友不弃。优点,好酒、好茶、好美食;缺点,喜书、喜游、喜美女。努力方向,争取写出不让人恶心的文字。)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