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谁在破例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0-07-2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农家女陈春秀16年前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她本可以通过深造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结果只是一名没受过专业教育的民办幼师。她的父亲勤扒苦做、砸锅卖铁供女儿读书,一心指望她跳出农门改变命运,自己也学一学陈焕生进城走个亲戚。得知女儿被顶替如五雷轰顶:不是女儿不行,是自己太无能,无权无势才受人蹂躏。

  陈春秀有理想有追求,尽管已经拖儿带女,她青春不再梦还在,还想读大学。这个大学梦也是宏大中国梦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回复她的却是“无此先例”。

  “无此先例”是标准的官腔,其特色是冷冰冰、硬梆梆,没有温度没有湿度没有通融的余地。打官腔者居高临下,俯视别人来求他。16年前违规录取冒名者,埋没了真正的大学生,有此先例吗?犯错的理当心怀愧疚、设法补救,如今反要别人买单,还振振有词,无此先例吧。

  想起50年前北大的林昭,也是人中龙凤,被冤枉整死后,行刑者居然上她家收取5分钱的子弹费。一个杰出学者的生命不足惜,只怕5分钱的子弹浪费了国家财产。这也是自己犯错要他人买单,无此先例。

  两个“无此先例”不能划等号,其间确有相似之处。理直气壮的应该是陈春秀,冒名顶替时破例、违例,要求纠错时却无此先例。升学的权利被剥夺,美丽的青春被毁弃,满嘴都是理,却无处倾诉委屈。真正的弱势群体!

  若说她年龄偏大上学无此先例,这该怪谁?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确立过先例,朱德、徐特立、林伯渠出国求学时都是大龄中、老年。若说学校招生名额有限,16年前她的名额是谁挪给了别人。不是有名额重金引进黑人留学生吗?心想他们为学校争光,孰料只会抹黑——一个个住着校内最好的公寓,把学习当儿戏,还妄想伴读当妓女。

  先例由人创立,并非禁区。合理的先例必须遵循,不合理的亦可逾越。科举考试打破贵族门阀制度的先例,现代教育考试又破了八股取士的先例。这是制度性的破例,还有些破例也是佳话。臧克家考大学数学得了零分,阅卷的闻一多先生破例录取他,培养出一位优秀诗人。史学家吴晗考大学数学也吃鸡蛋,亦被清华破格录取。梁漱溟、钱穆、华罗庚只有中学学历,沈从文、金克木还是小学水平,都被清华、北大抢去当了教授。破例破得离谱,完全不看文凭,竟没人诟病——秉公办事、毫无私念也。

  也有不能破的例。梅贻琦执掌清华大学17年,执意没有利用职权让女儿进清华附中。抗战期间,清华、北大、南开迁到云南,合并为西南联大,多亏云南王龙云的鼎力资助。联大办的附中是香饽饽,梅贻琦定的规矩是进来可以,一不靠权,二不靠钱,凭成绩说话。龙云的女儿没有考上联大附中,他亲自拜访梅校长,希望破例录取。梅贻琦不卑不亢:可以安排教授为您女儿做家教,让她明年再考。龙云很生气,听说梅校长的女儿也没上附中,才哑口无言。

  不能破的例,现在偏有人勇闯禁区。陈春秀被顶替并非首例,也不知是谁首开先例,后面见有此先例,便亦步亦趋、争相违例。山东一下子就查出了242例,全国没有查出的谁知有多少例。第一个吃螃蟹以身试法想必心有疑虑,侥幸之下暗中嘀咕“下不为例”。尝到甜头便无所顾忌,“无此先例”变身“有此先例”,自然树立了违例的范例。

  如此范例亦非学校专利。

  失德的富豪从通奸开始,到嫖娼、勾引女学生、嫖宿幼女,直到突破16岁以下不嫖的底线。逼得道德和法律守不住阵地,退却到量身定做“嫖宿幼女罪”。贪官开始以“研究研究”为名收点烟酒,继而升级为“意思意思”红包,接下来名表、豪车、股票、房产、古玩字画……他们一路高歌猛进,破了一例又一例,法律节节败退,不断刷新先例——前三十年贪污上百元入刑,通胀后升格为5000元入刑,再爬上万元、几十万、数百万、上千万,直至亿元、十亿元以上不判死刑。

  权势疯狂舞弊,富贾色胆包天,枉顾法纪频频破例,真该斩钉截铁地棒喝一声:无此先例!然而这声音却对准了没有违例的陈春秀,难道“先例”只管弱势群体!

 

  (2020/7/8于上海重固镇)

 

  (作者简介:唐汇寅,男,生于1950年,大专文化。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三次获得“克权杂文奖”)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