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从汉文帝“不用耍嘴皮子”的说起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1-06-07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胡成宏】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胡成宏杂文《从汉文帝“不用耍嘴皮子”的说起》.jpg



汉文帝平时喜欢打猎,有一次他带着随从到上林苑打猎游玩。来到老虎园,上林苑的主管官员前来拜见,文帝随口问起上林苑的面积和动物种类。主管官员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这时,旁边一个看管老虎的小吏立即上来,一一回答了文帝的问题,并且口齿伶俐。文帝听后打算立马撤掉主管官员,改用看老虎的人,却被大臣张释之拦住。张释之说,皇上如果因看老虎的人会说,就提拔这个官员,确实有可能获得一个好的上林苑的主管,但其他大臣确会认为这是“耍嘴皮子”的结果,就会闻风而动。权衡了利弊,最后文帝只是撤了主管官员,而没有提拔看老虎的人。

文帝此举无疑是英明的。它使我联想起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兴起的演讲比赛风、汇报风、论坛风、研讨风。有些单位的领导不看干部平时的表现,而是以一场简单的演讲比赛定上下;有些地方的领导不实地了解干部的业绩,而是简单地听信干部自己夸夸其谈的汇报;有的领导不愿深入基层解决具体矛盾和问题,却热衷于举办各种毫无实际意义的“论坛会”“研讨会”。一些“耍嘴皮子”的人也层出不穷,有的擅长讲理论,有的擅长讲大话,有的擅长讲套话,有的擅长讲空话,有的擅长讲荤话,有的擅长背数字等等。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的任何事情都是要靠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而不是“耍嘴皮子”“耍”出来的。重用“耍嘴皮子”的人,就如张释之分析的一样,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会破坏官场风气。如果以“说”和“干”来划分人,我想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既会说又会干的(全才);二是只会说不会干的(歪才);三是只会干不会说的(实才);四是既不会说又不会干的(蠢才)。现实生活中,第一、第四类人较少,绝大部分人都属于第二、第三类。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如果一个地方的领导喜欢用会说的人,那么“会说不会干”之流就会“得志便猖狂”,“会干不会说”的人也会跟风。官场上的浮夸风、虚假风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会大行其道、愈演愈烈。其次,会影响真正干事人的积极性。用“耍嘴皮子”的人,往往会“用错一个,打击一片”,使其他埋头干事的人心灰意冷,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随之下降。再次,会直接贻误各项工作和事业发展。“耍嘴皮子”的人虽然巧舌如簧,能把差的说成好的、小的说成大的,但终究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中“听”不中用,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秦始皇在位时重用了一批“耍嘴皮子”的官吏。他们不去体察民情、解决困难,只是挖空心思在官场上比谁有口才,从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此外,“耍嘴皮子”人的道德品行也值得怀疑。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历史上,花言巧语向唐玄宗表忠心说自己肚子里“更无余物,正有赤心耳”的安禄山就是典型。现实生活中,一些“耍嘴皮子”的人,也是另有所图的。

“耍嘴皮子”人的危害显而易见,那么我们的一些领导为什么还“乐此不疲”?关键在于这些人的“糖衣炮弹”具有迷惑性和诱惑性,关键就在于这些人摸准了少数领导的个人好恶,关键就在于少数地方的干部选拔制度还不完善。

古代用不用“耍嘴皮子”的人取决于皇帝的“清”与“昏”。现在要让“耍嘴皮子”的人无用武之地,一方面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正确的选人观、用人观。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另一方面,要加快干部制度改革,用良好的制度保障选人、用人的科学性。


(作者现任湖北省荆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摘自2014年出版的《杂文百家》一书。原载2006年11月25日《松滋杂文》)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