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国学采撷(二题)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1-07-03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彭友茂】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滴答啦啦孙”


谈到辈分的称谓,很多人对祖宗上三代即父亲、祖父、曾祖父十分熟悉,再往上数就不甚了了;对自己以下儿子、孙子、曾孙三代也十分熟悉,再往下数,曾孙的儿子怎么叫法,曾孙的儿子的儿子、曾孙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怎么叫法,则一头雾水。

“一头雾水”不要紧,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我们那儿的农村,在没必要也一时无法搞清楚“曾孙的儿子怎么叫法,曾孙的儿子的儿子、曾孙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怎么叫法时,就戏谑地统称为滴答孙啦啦孙,略去一字,就是滴答啦啦孙。

一直以来,没人对这种戏谑性的叫法给以关注、研究或评判是非,说出个子丑寅卯以正视听:这种称谓不登大雅之堂,它像路边的野草一样,年复一年,自生自灭,自灭自生。

我近期参加了我们姓氏家谱的编撰工作,通过对谱牒知识的恶补,猛然发现,流行坊间的“滴答孙啦啦孙”一说,虽属乡间俚语,带有胡俚戏的调侃味,与传统、规范的称谓相距甚远,可它并非毫无道理,并非完全不沾边不靠谱。

人们知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也就是以“我”为坐标原点,上序依次为: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下序依次为: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清朝时,为回避康熙帝玄烨,改称元孙,笔者注),来孙,晜孙[kūn],仍孙,云孙,耳孙。这样,按升幂排,依次为: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除了从事地方志研究尤其编纂谱牒的极少数人能知道上述十八代里,扁“曰”下边一个“弟”,不念“弟”而读“kūn,音坤”,其他人,十有八九读作弟弟的“弟”——遇到陌生字读半边,此乃白字先生们的“拿手好戏”。

这样,问题就来了:子孙后代里有“‘弟’孙”,有来孙,合在一起,就成了“‘弟’‘弟’来来”孙,读快了,念讹了,或有意识地幽上一默,在搞不清或不愿说清“曾孙”后面的一串孙辈咋称呼时,便有了“滴答啦啦孙”的促狭之语。加上男同胞小便临结束前总有几滴尿液呈滴滴答答状(延安枣园景区男性小便池墙上,对此有一句“小抖即可”的幽默提示语),故而,“滴答啦啦孙”之说在民间的传播便有了市场。


没事多梳头


我的一门亲戚,世代都是中医。与他们接触多了,我也长了一些中医方面的学问和见识。比如说,懂得了,一个人应该像“没事多喝水”一样没事多梳头。

古诗文中,不乏“梳头”的字眼:“虫歇纱窗静/鸦散碧梧寒/稍惊朝佩动/犹传清漏残/乱珠凝烛泪/微红上露盘/褰衣复理鬓/余润拂芝兰”,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咏晓》;“柳下湖光净一天/湖边垂柳起三眠/小蛮自倚腰支袅/照镜梳头晓月前”,则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柳堤》。这类诗句透出,古人很喜欢梳头。

头,原是该梳。头部有神庭、通天、玉枕、翳风等近五十个穴位。故而,梳头,看起来梳的是头发,浅浅地梳拢也的确梳的是头发,可只要稍微用力一点,便不仅仅是梳头发,还梳头皮,头发、头皮一块梳,用一句中医学的专业语言来表述,“梳头就是梳经络”。事实也正是这样,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气血都是奔着头来的,头就怕堵住了,一堵住什么心血管问题、脑梗塞之类的问题就全来了。你把头一梳,头部一清爽,这些问题就全解决了。一个人经常梳头,就与肝肾通上了。人不可能头发很浓密而肝肾却很弱。头发浓密了,肝肾的功能也就提高了。这是一体的两面,只要提高一方面,另一方面就跟着提高了。我有个文友,60挂零的人了,一头秀发乌黑。我问他何以如此,他说,他受益于年轻时就爱梳头:每天早晨起床后,两手各握一把梳子,木头的或牛角的,左右开弓,双管齐下,一气就是四五百下,一直坚持到现在,梳头成了他健身的“保留项目”。

一个人每天梳头多少次(下)为好?你、我、她,还有他,年龄、性别不同,生活环境、习惯各异,难以定于一尊。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包括老年朋友在内,梳头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保健方法。所以,只要你爱美,有闲暇,手还灵便,就不妨从“头”抓起,做做这项几乎谈不上花钱的养生、保健运动。次数嘛,韩信的将兵——多多益善。   


(作者为山东《临沂日报》高级编辑,现已退休,徐州市杂文学会会员、原中国写作学会理事)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