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暴风眼”中的温柔与感动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0-08-2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芷欣 高泽灿】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采访结束后的小合影

 

  这次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坚持抗疫,取得了决战决胜的成效。

  在疫情期间,在我们的身边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温暖故事。我们通过实践寻访,将它们记录下来,并挖掘战疫精神价值,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中国力量。

 

 

  线上采访一线医护人员

  在8月8日,小组成员以线上的形式采访了一位在疫情期间(1月到3月)前往武汉支援的医学类专业的大四学生——陈非学姐。

  “在疫情期间,我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很长,早上七八点开始工作,晚上一两点才休息,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医生基本没有休息,困了稍微躺一下,身体恢复了就继续工作。”学姐说到,和家人的联系也比较少,怕病毒扩散,所以几乎不能出医院,基本与外界隔绝了交流。

  谈起在刚刚前往武汉的那几天,学姐说到,有一个和她一样大的女孩子,硬生生地倒在了她的眼前。在那一刻,她感受到死亡和她是如此的接近。

  医护人员们也会害怕被感染,害怕身体累垮,害怕和家人分离……在死亡面前,她们没有退却。她们也只是平凡的人,是救助他人的信念使她们变得伟大,不再惧怕。

  

  疫情期间他们的工作地

 

 

  好在后来,在全医院的努力之下,虚弱的女孩子被救了过来,给了整个医院很大的希望。正是病愈后病人们的笑容,给了她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我们有问学姐,付出了这么多,牺牲了这么多,为什么会愿意去做这些呢?

  她回答到,在决心从事医学专业的第一天,她就明确了救助病人是作为一个医生的使命和责任,她坚信她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线下采访社区工作者

  在线下采访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广泛接触社区志愿者、基层干部,尤其对社区童阿姨进行了采访。

  在采访时,我们对他们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小区作为最基层的管理机构,负责居民的方方面面:从食物、药品等物资的联系供应与发放,到各家各户体温、病情的检测与汇报,到独居老人生活的关注和照料……

  此外还有很多的突发事件:将发热的疑似患者送往医院,排队购买政府发放的低价猪肉,甚至照顾主人遗留在另一个片区的猫……他们的工作量,和医护人员相当。

  

  疫情期间在小区工作

  关于疫情期间的社区工作,童阿姨说了很多。

  其中令我们最感动的是,有一天下午,小区里独住的老人打电话给居委会,称身体不适。在药物送到,老人服用以后,沉沉地睡了过去。由于担心老人的身体,童阿姨一直陪同至老人醒来。

  老人醒来后,紧紧握住童阿姨的手,感动地说不出话。因为疫情影响,他的子女无法回家,每次醒来后都特别孤独难受。这次吃了药物身体更好受了,更重要的是醒来后终于有人陪伴……没有人不会变老,没有人能永远有人陪伴,在需要的时刻,陌生人的陪伴,尤为温暖。

  童阿姨还谈到,过年前,因疫情影响,来自外地建设荆州的施工队滞留宾馆。在一个多月的入住后,宾馆内物资已经告急。由于是在过年期间,宾馆的工作人员只有老板夫妇俩。

  老板承诺:“只要我还有一口饭吃,来湖北建设的你们就不会饿着!”在小区、政府多方面的帮助下,施工队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临别之时,队长握住老板的手,热泪盈眶。

  这是疫情期间滞留湖北人们的缩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不同省市间的兄弟情谊,看到了老板的责任与担当,看到了大家一起为抗击疫情作出的贡献与牺牲。

  

  武汉小分队采访社区工作者

 

  

 

  他们对青年群体的寄语

  在每一个采访的最后,小组成员都会收集被采访者对大学生、对新时代青年们的寄语。

  陈学姐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用更多的专业知识来帮助他人。

  童阿姨说:“本以为90后,00后的你们都是娇生惯养的一代,但在疫情面前,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我见到了你们的担当!基层工作者、志愿者中不乏你们同龄人的身影。很欣慰,你们要好好学习,肩负起日后的责任。”

  

  采访进行

 

 

  实践总结

  在这次实践过程中,我们想在平凡中发现伟大,但却发现疫情中身处一线的他们,都是伟大而不平凡的。他们的故事理应被讲述,他们的付出理应被理解,他们的精神理应被传唱。

  记录战疫故事,传播战疫精神,我们在行动。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记录战疫故事团体成员

  

  编辑:张启跃      王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