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皮鞋与布鞋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07-0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冯韦光】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提起皮鞋与布鞋,文革末期改革开放之初的两件事情映入我的脑海。

  一是“文革”末期,有一部描写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电影《决裂》,其中有一个镜头十分清晰:一位农村大娘,带一双千层底布鞋,千里迢迢到大学看望她的儿子。坐在宿舍里的儿子,戴着眼镜,穿着锃亮的皮鞋,翘起二郎腿,对他母亲带来的布鞋不屑一顾,“太俗气了,拿回去吧。”冷冰冰的一句话,让那位母多么悲痛、伤心!

  那一个印象太深刻了。逝者如斯夫,几十年弹指一挥间,那位大娘双手捧着布鞋,望着她儿子的那种绝望的眼神,留在我的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

  二是恢复高考之初,在高三的备考动员会上,有位班主任老师出人意料的在讲台上摆放两双鞋——一双新皮鞋,一双旧布鞋。同学们望向讲台,望向老师,不知道老师耍什么新花样。那位班主任老师没有慷慨激昂的演讲,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面对百废俱兴的教育,他没有讲假话、大话、空话。在那样的时刻,那样的环境,此处无声胜有声。

  面对学生们凝惑的目光,那位班主任老师沉默良久,然后说,想穿皮鞋吗?那就努力吧!

  农村的孩子,当然想穿皮鞋了。在当时,布鞋都难得穿一双,何况皮鞋?当年的农村学生,思想很单纯,目标很明确。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跳出农门,走向心之向往的城市,脱下布鞋穿皮鞋。

  那时候的学生,勤奋刻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种“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的拼搏精神,在现在的校园再难出现了。30多年前的高考升学率很低,我们那个刚建的农村中学,在高考中居然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我们班考上大中专的学生占了半数之多。有几个出类拔萃者,现在成就十分卓越,——他们有长江学者,有大学教授,有桥梁专家,有房地产开发商,有政府官员,……

  我们当时都是怀揣着“跳出农门”穿皮鞋的梦想而勤奋拼搏的。1979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师大。我的梦想成真,也实现了父母亲对长子的期望——光宗耀祖。入学前,父亲花了7元钱(那是一家人半年的油盐钱),给我买了一双黑皮鞋——那标志着我人生道路的一个重要转折,标志着我身份的一个重大改变。我是穿着那双黑皮鞋从乡村走向省城的。尽管穿得不舒服——但,仍是自豪与得意溢满心头。要知道,当年那些名落孙山的同学,不要说穿皮鞋了,连布鞋也不得穿,离开学校就回了故乡,打着赤脚参加农村的“双抢”劳动。

  读大学期间,回家休暑假。我喜欢赤脚靸一双旧布鞋、穿短裤、着背心,很凉快、很惬意。而我的四弟总是穿戴整齐,大热天的上穿衬衣,下穿长裤,脚穿皮鞋。我笑说:我们俩的穿着完全颠倒了。我四弟说:那你就不懂了,我赤脚靸布鞋往大街上一站,那是一个叫化子;而你打赤脚,靸布鞋往大街上一站,那是大学生(文革后的新三届大学生是很吃香的,那是天之娇子!)的一种风度、一种潇洒。

  我四弟是一个小学没读完的半文盲。当年,他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穿皮鞋是一种身份,一种虚荣。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对自己的穿着、打扮,越来越以舒服、合适为基准了。现在想穿一双千层底布鞋,已是不可能了。母亲去了天堂,渴望穿一双母亲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那是一种奢望。农村再也没有人做布鞋了。现在市面上卖的布鞋,都是机械缝制的,鞋底多是塑胶的,比千层底布鞋相差甚远。尽管如此,我仍是喜欢穿布鞋。我是一个性情中人,不爱打扮修饰,不修边幅,极喜着休闲装,穿布鞋。穿布鞋走路踏实,穿布鞋跑步舒坦。总之, 穿布鞋好处多多,其乐无穷。妻子常戏言,你哪像个老师,倒像煞了农夫。

  一年下来,大概要穿破四五双布鞋。在家里,或在单位,或外出旅游都喜欢穿布鞋。办公室备有皮鞋。若是外出公差,或是出席会议,或是参加应酬,那样的场面,太庄严,不宜穿布鞋,还是要换上皮鞋的。

  随心所欲易逾规,稍不留意,常常遭遇许多尴尬之事!

  去局机关办事,偶尔忘了换下布鞋,被机关一些好心朋友调侃:怎么扮成了老板的行头?低头一看,一溜儿光亮亮的皮鞋圈中,唯我一双“布鞋”独秀,的确有些格格不入。以后再去机关办事,不得已只好换上虽不舒服、但入流的皮鞋了。

  那一回,布鞋给我带来更大的尴尬!黄石市商业银行10周年庆典,在富丽堂皇的磁湖山庄举行,我代表学校出席庆典仪式。下车后,才惊觉自己穿了一双旧布鞋。离庆典仪式仅有一刻钟,送我的车子回了单位,周围又没有卖鞋的店,我急得不行。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主办方的黄女士。她出来,看我的双脚,看出了我一脸的窘态。就开玩笑说,你今天是我请的佳宾,怎么扮成了一个农人的模样?感谢黄女士轻松的一句玩笑,减少了我许多的狼狈。

  我跟着黄女士一起走进庆典大堂,不敢坐在指定的位置,只寻了一个偏僻的角落,忐忑不安地落座。那时,假若地下有一道裂缝,我真想钻进去;那一次,我也真正体会了难堪是怎么回事了。

  回想当年,那位班主任的话也不是十分正确。现在,再也没有人羡慕穿皮鞋的城市人了,城市人有了皮鞋也不一定穿。农村人再也不穿布鞋了,他们都穿上了皮鞋。农村是越来越城市化了。其实,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每家的旧衣服很多,用旧布做成布帮,制成千层底布鞋,是一种物质的循环再利用;再说,穿布鞋舒服,布鞋养脚,吸汗,不臭脚,这是最大的以人为本。

  当然,用皮鞋、布鞋激励那些莘莘学子拼搏攻读,在那个年代,在那个环境是可行的。现在再将皮鞋、布鞋往桌面上一放,还有作用吗?!

 

  编辑:邓康康

  审稿: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