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一场病让我打了一个激灵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07-0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彭友茂】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一年里,我总要害一两场小病。这不,前两天,我又病了,发烧到了38.8°,别说读书看报写稿了,就连手机里朋友圈的微信也不愿看。最讨厌的是夜里,迷迷糊糊,稀奇古怪的梦像没完没了的肥皂剧。起来小解时,身子摇摇晃晃,头差点撞头墙上。就在有病的前一天,我还和球友们一块打羽毛球,一位球友戏称我“老汉子”,怎么说病就病了呢?

  我查了查生病的记录,上次害病,是2015年12月18日,那次早晨下楼去打球,穿的衣服少,到了露天球场又没马上打,结果一下子冻感冒了。当时发烧烧到37. 5°,连着两天服了感冒冲剂,也就好了。这次病情有点加重。回望这大半年来走过的路,我身上的“背囊”依然不少:只要不外出有事,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要骑上电动车,到五六里路以外的儿子家里当伙夫;每天,只要天气好,早晨打羽毛球,成了固定项目;上网,读书看报,写稿投稿,是退休生活的“主旋律”,有时白天睡足了觉,聊发少年狂,常常凌晨三四点就起床。我还有一项力气活儿:我原来所住的单位宿舍区,离我现在住的小区十一二里路。那里,储藏室的小平房顶上有我心爱的小菜园,种着韭菜、小黑菜、丝瓜等,吸引着我经常去管理去收获。院内无水可取,浇菜,需要到二三里以外的沂河里打水,每次一大两小三个塑料桶,盛水少说七八十斤,而且常常一打就是三趟。不止一次了,老伴劝我别再鼓捣了。“自家园子里种的菜香”,我一直舍不得放弃(实际上也是“小人喻于利”)。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流逝,身子一天也闲不住,“积劳成疾”,也就势在必然。

  一场病,不啻一声警告,不管你是龙是虫,病来如山倒。

  一场病,对我过往的日常生活,给予指正:如果说,每天中午去儿子家做饭,是因为儿子、儿媳上班忙,上高一的小孙女学习时间紧张,我不去不行的话,那么,读书看报和写稿,大可以悠着点:你就是一天24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又能看多少书;你就是焚膏继晷,又能写多少稿?现在,中小学生需要减负,上班族需要减负,岂不知,人退休后,也需要减负,不能仗着一时身体还好,精力尚可,便这也想干,那也抓挠,透支体力、精力。人上了年纪,没有点爱好、兴趣不行,爱好、兴趣过多,也会“情多累美人”。健康是什么?健康就是自己不受罪,健康就是家人不受累。一人害病,家无宁日,单是为了家人,这“病”也不能得啊。

  一场病,让我打了个激灵。数年前,复旦大学33岁女博士于娟被乳腺癌夺去了生命。得病后,她反思了之前贪食、不拒绝肥肉;熬夜成了习惯,从来做事不细水长流;考研、读博,这证书那证书多门类跨学科“考‘证’”的许多错误,说自己属于过劳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告诫人们,连神马都是浮云,活着就是王道。

  痛哉斯言!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教师,都扛不住生活的重扼。我一个行将就木之人,有啥必要过于拼?医生常嘱咐病人,不能困了才睡,不能饿了才吃,不能渴了才喝,不能有病了才想起保健。而保健,老年人和中年、青年人,标准、要求“不在一个频道”。比如说打羽毛球,不能中青年人打一两个小时,我也“奉陪到底”。

  打球是这样,其他事可以触类旁通——不是小年纪了,一切都得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编辑:邓康康

  审稿: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