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深圳的钱好挣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11-2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八年前第一次到深圳,刚坐上的士便大开眼界,起步价一十二块五,比起内地大中城市的个位数翻了两番。深圳人发财了,买车的多,堵车是常事,等红绿灯的时候自然加长。坐在车上等路通本来就心急火燎,的士上的计费表还在一个劲地往上窜,没有走路还要掏钱,冤不冤啊?心中的那个内急啊,可想而知。到了夜晚11点钟,计费表又变了脸,十二块五的起步价成了一十六块五。深圳的钱真好挣啊!的士司机的收入比起内地来就翻了两番还拐了个大弯,谁来此一游都得为他们做贡献。

  平心而论,司机是做工的,挣的那点小钱算不上什么,胡润百富的封神榜上没有他们的名次。本人无缘结识大款,只接触了一些小老板。深圳的小字辈,搁在内地也不算小,都是好几百上千万的角儿。他们有的靠推三轮车卖馒头创业,有的收废品起家,还有的搞装潢、做家具,最后都修成了正果,腰缠万贯管起几十上百号人来。要说他们做的这些行当,一点也不起眼,放在内地绝对成不了大气候,可人家深圳就是不一样。

  深圳人有钱,买房子、家具的多;馒头、包子也卖得贵;消费高了,废品都比内地多。关键之处还在于它是中国的南海边划的第一个圈,享受了国家的优惠政策,成千上万的中外企业都来这里淘金,地方财政收入成几何级数增长了。眼下虽然把过去的优惠政策取消完了,但是,特区依然很特——小老板们说,收费收税的找亿万元以上的大企业足够了,轮不到我们去作贡献。要是我们把企业搬到内地去办,光税费就要拔得我们浑身不剩一根毛。

  你能责怪内地的税费管理部门吗?他们的和尚跟深圳一样多,粥却比人家少,吃喝拉撒又不能太掉价,怎能学人家放水养鱼呢。正如当年全国农业学大寨,无法处处变大寨;奥运会上的金牌、银牌中国数一数二,国民的体质却难得进入世界前列。网曝深圳一个公安分局副局长,身家就超过了两亿,内地的好多高官恐怕都要望其项背。

  深圳的繁华也不是内地能比的,人如潮,车如织,摩肩接踵的高楼挤得透不过气,恍如憋不住激动的暴发户,十个指头上都戴满了钻石翡翠金戒指。安徽的阜阳有个颍上区,踮起脚来撑个子长,盖了个三千万的办公楼炫耀豪华,结果成了腐败典型。倘若搬到深圳去,还要嫌它小家子气。

  深圳不愧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特区,星级酒店在全国的副省级市中绝对名列前茅,区、镇一级的酒店也挂着四五颗星。正因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灯红酒绿的香港、澳门隔水相望,深圳人也要学着讲排场,他们的消费观念也跟美国佬接了轨——有钱比着花,花完再去挣。城里买私家车的多,的士都是给打工族和外来人坐的。深圳的房价在全国领跑,往年居高难下,今年率先发飙。餐饮的价格本来就比外地高,深圳人没有海鲜不成宴,海参、鲍鱼的消费量在同类城市也是一枝独秀。因此,深圳人的钱来得容易去得快,股市上的行话叫做换手率高,流动性好。华尔街的精英们就喜欢这一套。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深圳也是个移民城市。东南西北的人汇聚一堂,为的都是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挣钱。相互之间倒也客气,谁也不会瞧不起谁。这里的确是创业者的乐园。有了这么几个圈,那些不甘寂寞的冒险家,也省得铤而走险偷渡到海外去淘金了。

  不过,深圳的打工族收入并不高,尤其是一些农民工,大多挤住着空气污浊的统房间。前两年出现民工荒,就是工资开低了,留不住人。民工们要想改善生活条件,稍稍学一点老板的派头,挣的几张毛角子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河里打鱼河里了了。他们的最佳选择是,勒紧裤带到特区挣钱,捂紧钱袋子交回家里细水长流地排用场。年年的春运期间,汽车拼命加班;火车上无立锥之地,跟坐闷罐车无异,回家交钱的民工占上了一大半。过完了年,还得挤车去特区。

  要是全国各地都划几个圈,春运的压力就可以减轻了。可那一来,铁路、公路都减少了效益,靠什么去拉动经济发展。足见圈圈不能随便乱画,奥运会的冠军、亚军毕竟只要那么几个。圈划多了,特区不特,哪还有钱挣。现在,深圳打工族的待遇在日渐提高,钱更好挣了。

  2016/11/22上海南箐园

  (作者系湖北省松滋市杂文学会会员)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