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汇寅人物随笔:黄石一朵花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10-0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湖北黄石市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3000多年前这里就出现了采矿业。它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素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黄石下属的铁山区建设了当时规模为东亚之冠的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铁矿——大冶铁矿,铁山遂成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摇篮。1908年,盛宣怀奏请清政府批准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用新式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规模最大的钢铁煤联合企业。其钢产量一度占中国钢铁产量的100%,并远销日本。1949年,黄石因矿设市,恢复扩大了因战乱停工的铁矿开采冶炼。

  黄石还有著名的铜绿山铜矿和百年老厂华新水泥,这些企业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排尘多,矿山移动设施及通行便道的简陋,它们也给黄石带来了“光灰残烂”。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采矿、冶炼,造成了千疮百孔的生态创伤,资源的枯竭也给黄石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2009年,黄石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铁山区的整座铁矿山都被挖走了,还留下了一个大天坑。采掘后的山包龇牙咧嘴的,工棚闲置垮塌,道路荒废扬灰,其环境状况更为恶劣。

  铁山区有个井下开卷扬机的女工杨姣娥,她患有腿疾,虽然只读了7年书,却爱好舞文弄墨,不时写点杂感之类见报。她批评的内容从环境到交通,到干部作风,到铁山人享受的不公平待遇等等。同事们讥笑她“身处地狱,心系天堂”。铁山区的个别领导看了则很不受用,指责她净写些负面东西,缺乏正能量。

  其实杨姣娥非常阳光,尽管每天深入地下几百米工作,出井口才见太阳,“可太阳不属于我们,因为,我们要睡觉了”,但她“欣然于这份馈赠,也沉溺于这份享受”(杨姣娥语)。1999年,领导欲将下井十几年的杨姣娥调到宣传部工作。她却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说“我想用自己的肩膀,帮企业减负,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下岗后,她组织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20多名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为300多名残疾人免费送发残疾人辅助器具,使400多名贫困精神病患者享受了免费服药救助。她自学心理咨询知识,热心为残疾人及亲友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帮助他们在生活和精神上重燃希望。她深深体会到,奋斗的人生才有价值。

  她还专注于读书、看报、写文章,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阅读名著,阅读社会,阅读人生,阅读身边的普通百姓,始终把学习和写作视为心中的圣洁明灯。她之所以直陈时弊,实在是为了“天堂”更美好。

  如今,黄石已由“光灰城市”变成了“绿色新城”。铁山区内原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和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区组建成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这是中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光秃秃的矿山披上了绿色的新装,岩芯林、井下探幽、探险娱乐等特色景点已对外开放。“亚洲第一天坑”和采掘机、运输车辆、破碎机械、冶炼设施等,静静地躺在公园内向人们述说着过去的故事。

  在总结城市成功转型的成绩时,铁山区的一位主要领导对杨姣娥说:“你写的每一篇文章我都认真看了,我们的很多工作都得益于你的批评和提醒。铁山区的变化,你有不可埋没的功劳。”

  这位领导胸怀开阔,堪称高明。他也许读过《菜根谭》,深知“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看来,嚼得菜根香,心胸才宽广啊!可悲的是有些心胸狭隘的领导偏偏喜欢饮鸩止渴。

  杨姣娥因热爱阅读和写作,得以进入北师大中文系作家班、鲁迅文学院高级函授创作班学习,并成为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黄石市作家协会理事与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她曾被评为全省“十佳读书之星”,写的多篇作品获得了省市及企业的文学大奖。她连年荣获武钢矿业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还当选了2011年“创先争优十大典型”,2015年的29名全省自强模范,其事迹多次见诸报刊电台。她的家庭先后获得了全省第二届文明家庭标兵、全省“幸福一家人•书香家庭”提名奖,第八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杨姣娥,黄石一朵花!不过,她依然在用敏锐的目光,扫描和捕捉“天堂”里不该出现的阴影和蚊蝇。这朵花,将越开越绚丽!

 

  2017/9/27于洈水河畔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贪腐的起点》获第三届“克权杂文奖”三等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