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随笔:玩转词序颠倒,讽刺幽默双妙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6-1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艳华】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去年10月,90后的温州姑娘林荷琴,远赴哈萨克斯坦,拿下了中国历史上首枚世界综合格斗(MMA)锦标赛金牌。(女子52.2公斤级)明明是长相甜美的萌妹子,却靠双拳与腿脚,硬碰硬击倒一批欧美猛女,拿回了个世界冠军。

  有人问她,小小的身体,哪来如此巨大能量?她说:“本想活成大哥心中的女人,一不小心,竟活成了女人心中的大哥。”这句调侃玩笑话,就是通过词序颠倒,活脱脱表达了林姑娘的机智与幽默,意思是“大哥心中的女人”我想成为“温柔型”的女人,“女人心中的大哥”却变成了“威猛型”的女汉子。您看,表达效果抢眼抓心后,直达过目不忘的境地。这就是语言的魔力!

  下面从讽刺幽默角度,谈谈颠倒词序后的魔力效果。

  “文革”时期,“四人帮”抢班夺权猖獗。为了大势制造舆论,指使爪牙把标语“强烈要求张春桥出来当总理,他什么都懂!”在大街小巷张贴。可是,爪牙们素质低能,不分青红皂白,竟贴成了“张春桥强烈要求出来当总理,他都懂什么!”您看,前句的主动者是民意,表达张春桥当总理是民心所向的归属,后句意思截然相反,淋漓尽致揭示出“四人帮”急切抢班夺权的狼子野心。语序稍稍调动,其讽刺效果入木三分。再如:“你脑袋上的那个玩艺是什么东西,能算是顶帽子吗?”此语是大街上有个家伙嘲笑安徒生的话。安徒生岂能坐以待毙?旋即奋起反击:“你帽子底下的那个玩艺是什么东西,能算是个脑袋吗?”幽默绝妙,反击力量达到致命力度,看后有一种对手扔来的手榴弹,反方顺手扔回,却炸得对方体无完肤的效果。有网友聊天时说:“这辈子你什么事情都干了!”意思是肯定对方,一生很风光,好事好运都青睐他。对方听后,觉得话中有话,顺手反击道:“这辈子你都干了什么事情?”意思截然相反,回击对方一生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也做不来,没有干一件漂亮事情。两人好了一生,就一句话闹翻脸,成了互不来往的仇人。您看,好话三九暖人心,恶语半句也伤人!

  上述几例,是根据现有语句提供的词组,进行重新组合,变化颠倒成为与前句意思截然相反的语句。读之有一种对方苦心设陷阱,到头来却自己落下陷阱的快感!

  词序颠倒是一种巧妙的修辞手法,恰当运用,会产生强烈的褒贬效果,使语义朝着相反的方面发展。古人运用起来,很有见地。唐朝诗人孟浩然在其《归园田居》一诗中有这样两句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诗句大意是说,由于自己无才,遭受明主嫌弃;因为自己多病,连老朋友也疏远了。诗人借此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和世态的炎凉,抒发了内心的不平之气和愤世之情。

  传说清代大学者纪昀的府中常有人生病,却屡为庸医所误。纪昀一气之下,派人为庸医送去这样一副对联:“不明才主弃,多故病人疏。”纪昀巧妙地借用了孟浩然的诗句,只将上句的“才”和“明”、下句的“病”和“故”几个词分别对调一下位置,就使对联与原诗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因为庸医的医术不高明,财主们都厌弃他;由于治病老出事故,病人再也不肯上他家去了。

  1904年,慈禧大办70寿辰的庆寿活动,全国上下都被要求贴一副内容相同的对联:“一人有庆,万寿无疆。”革命志士章太炎先生对此非常气愤,自撰了一副针锋相对的对联:“一人庆有,万寿疆无。”此联堪称神来之笔,它仅将原上下联的后两字的词序颠倒了一下,就集嬉笑怒骂于笔端,变歌功颂德为辛辣讽刺,对慈禧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的丑恶行径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国民党统治时期,南京成立国史馆。博学多才、通晓四国语言文字的朱季海先生受聘任馆员,馆长则是一个不学无术只会钻营的庸才。刚直不阿的朱先生不仅不去奉迎他,还经常指出他的纰漏,使其当众出丑。馆长虽十分不快,但怯于朱先生的为人和学识,也只好在背后发发牢骚。有一次,朱先生的好友告知他:“馆长说你‘目无馆长’。”朱先生听后冷笑道:“此乃‘馆长无目’也,请代为致答馆长。”第二天,朱先生毅然辞职,拂袖而去。朱先生只将馆长责怨的话的词序一变,就变成了讽刺馆长没有眼光不识人才的妙句。

  应该看到词序颠倒,是一把 “双刃剑”。要求我们对事情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认识,提醒人们注意预防那些不好的东西。其两面性十分突出,既可以伤到敌人,又可能伤到自己。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正确估计到事物的两面性,合理地运用好,要不然对自己不一定是件好事。

 

  (作者为湖北省松滋市斯家场小学教师)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