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笔记:捐书记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9-0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亚夫】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家中老房子要动迁的消息。这像一股春风,吹进了心坎。大家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大有“漫卷诗书喜欲狂”之态。

  一阵喜悦过后,“漫卷诗书”不由忧上心头。家中有四大书橱的书籍怎么办?记得我在《紫来斋小记》这样描写我的书斋:在面南的墙上,挂起了胡铁生先生题于“癸酉(1993年)元旦”那苍劲峭丽的“紫来斋”匾额,仿佛“紫气东来”,顿觉蓬荜生辉。东墙前,陈放着一排高3米许、宽近3米的书橱,里面井然有序地放着他的几千册图书。按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诗歌、散文、经济学、哲学、新闻写作、马列著作等,分类陈放。我钟情的书斋文化、老龄问题,也有专架陈列。打开射灯,满架的书发出悦目的光彩。站在书橱前,双手叉腰,打量着满橱的书,就像检阅麾下的万千将士,那感觉好极了。这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书香盈室”!

  现在这“几千册图书”就面临着重新安置的命运。虽说新世纪初,小儿子为我买了新居,我将大部分书籍随身带走,不过还是将一部分藏书留在了老房子。

  我翻出了藏书目录,这些藏书虽然不是珍本秘籍,却涵盖了我50多年的心血。这里既有我上世纪60年代,在福建戍边时买的青年修养丛书,也有回沪工作后购买的《红楼梦》等经典小说,还有在文革年代革命样板戏的各种版本。既有我自己的著作《人生畅想曲》《黄昏风景线》《杂坛徜徉录》等书,也有我参编和入编的书籍;既有我收藏的文友签名书,还有我妻子年轻时钟情的外国文学,和父亲留下的武侠小说。当然更多的是我喜欢的书籍,比如三大套《当代杂文选粹》,各类老龄问题研究。藏书犹如自己的宠物,可以说每一本书,都沉淀着自己的一份记忆,都有一段可长可短的故事。

  文化名人余秋雨讲过,“如何处置丰富的藏书确实成了一个苦涩的难题”。他说的是“博学的老学者”和“丰富的藏书”,我两者都够不上,但是要处置这一两千册书,确是“一个苦涩的难题”。当废纸?按斤出卖,当然不舍;让旧书店收购?他们人可精着呢,有位文友曾对我讲起他的卖书经历:书店老板上门挑出好书,打闷包,100多本书,出价百元,算下来一本1元也不到。比如厚厚的《九尾黾》上下两册,在他旧书店标价48元出售,而他收购价2元也不到。闻之,情以何堪?自然最不甘心是一辈子的藏书就此散了。

  怎么办? 我想到了把藏书捐出去,这样既能让藏书发挥作用,又不致于让藏书流散。要捐书,我首先想到自己原来工作的单位某报社。我的藏书中不乏新闻、写作、文学、老龄问题的书籍,同事可派上用场,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吧。不过,回音却是:没有图书室,无法安放,婉言谢绝。这不免让人有些失望。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潘颂德先生为其故乡上海召家楼古镇构建“颂德书苑”,正在号召文朋诗友捐赠图书。当晚去电询问,潘先生获悉我情况后,大表欢迎,力促我捐赠召家楼古镇。为落实此事,那年春节中,我为此拜访了潘先生。潘先生告诉我:召家楼古镇隶属浦东新区的浦江镇。他们不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更有意弘扬书香文明。为了增加群众获取文化知识的途径,结合图书阅览室广受欢迎的实际情况,拟将进一步丰富藏书,故成立“颂德书苑”。书苑取名“颂德”,并非为其树碑立传,而是倡导读书,推崇文明,表彰捐书者功德无量。捐赠1000本书以上者,除颁发“捐赠证书”外,还有象征性的奖金。成立两年来,除潘先生带头捐书外,已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原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丁锡满等儒林名家慷慨赠书。潘先生的一番话,坚定了我捐书“颂德书苑”的决心。

  捐书那天,我早早地赶到老房子。看着那顶天立地的书架,我拿来凳子,情不自禁地又动手整理起来,把相同内容的书归并一起,将厚薄悬殊的搭配排列,将长短参差的依次放置……,老伴劝我说:“马上要捐掉了,还整理做啥?”我没有回答。是啊,还整理做啥?不过,这些书伴随我半个世纪多,现在要出嫁了,总得要梳妆一下吧?

  浦江镇宣统科的人准时到达,是三个年轻人。领头的小高一上来,就握我的手说:“哇,这么多书,谢谢,谢谢!”我向他们介绍着书柜中的书:哪些是我自己写的书,哪些是我参与编辑的书,哪些是文友送我的书,哪些是工具书……,关照他们成套的书要集中在一起,小心轻放。自己也知道,这有些多余,一装车,就打乱了。我又走下楼,来到运书的中巴车门口,看到用塑料桶传递下来的书,倒入车内,散落一地,就像一筐筐的鱼被倾到在地一样,不由得阵阵心痛,忍不住对运书人说:“小心,轻一点!”年轻人在旁解释说:“我们回去会整理的。”

  终于装车完毕了。我呆呆地望着装满我藏书的中巴,怅然若失。小高走到我面前,对我说:“朱老师,谢谢了!等我们整理好,会请您来看看的!”我才缓过神来,说:“好的。我等着这一天!”

  之后,我又将部分老家具,如皮箱、木脚桶、一尺来高饼干、米甏、盐缸、地球仪等赠送给上海石库门家庭博物馆(筹),将有关文革材料捐赠给中华文化促进会书香文化研究中心。我对他们说:“我别无所求,你们给我一张捐赠证书足矣!”

 

  (作者简介:朱,名方波等,上海市人。曾任上海老年总编助理兼副刊部主任、《休天地》杂志主等。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年旅游专业委副主任1970年在《人民日报》首发杂文,2009年以一篇杂谈,促成了一项全市性的“迎世博”活动,最后诞生了新“沪上八景”。有《杂坛徜徉》《人生想曲》专著十多本)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