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鞋簸子和烙铁——清明前夕忆慈母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2-12-25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李远谘】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今天,壬寅年冬月初三,是倍受亲人和学生永远尊敬和怀念的朱善伯老安人诞辰114周年的日子。先母出生于潜江张港一个世代书香家庭,毕业武昌艺专图案科 ,早年从教。历史错位,屈居乡下。此时此刻,特转发《鞋簸子和烙铁》一文,以表示对亲人无尽的思念。


前言


今年,农历三月一十八,是倍受亲人们无限怀念的德高望重的母亲逝世25周年之日。特写此文,以表示一份孝心。     

兴家立业赖操持,沥血呕心,几代儿孙称典范;

抚婴赡老堪勤谨,鞠躬尽瘁,四乡邻里赞楷模。

牛年清明前夕二月十六,我、老伴带着老二和儿媳、女儿和女婿,一行六人两车,轻车简从,到老家李家坪祖父和祖母、父亲和母亲的安葬地——猛虎山上李氏陵园去插清。

去年“5·12”受摩的撞伤至今没有全愈的老伴,不顾亲人们再三劝阻,倔强地随车前往。

老二与儿媳,赶时髦与时俱进,花100多元买了几束鲜艳五色菊花,放在四老的坟头上。

中午休息时,在妹妹家的卧室里,我猛一抬头:一个熟悉的篾器扑入我的眼帘:


烙铁.jpg

鞋簸子.jpg


这不是婆婆生前用过,以后遗传给母亲的鞋簸子吗?

历经沧桑近百年的鞋簸子,早就失去了昔日青竹泛着绿色的光泽,现呈现出浅赭色。但根根细篾紧紧相扣,编织得十分精细。手摸在上面,光滑极了!是农村能工巧匠篾匠师傅,将竹子破成薄篾片,一片一片手工制成,可谓一件十分精致的工艺品。圆圆的,簸心大约40多厘米。老一辈妇女用来装针织品、剪刀、针线之类。

睹物思亲,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思如泉涌。我迫不及待地用手机拍了下来。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妹妹,反映极快:“哥哥,我家还珍藏母亲用过的一杆烙铁!”她麻利地把这个普普通通的小铁器从屋里找了出来。

这杆烙铁,有个大约一尺长的铁杆,下方有一个成立体三角形的几何体。它虽然沾满了铁锈,但保存得十分完好。当年乡村的裁缝师傅裁剪衣服时,把它的三角体放到火里烧热,然后隔上一层旧布,把衣服中需要熨平的地方一下一下,慢慢熨平。

哥妹俩像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件文物一样,滔滔不绝地向孩子们讲起了“鞋簸子和烙铁”的故事:

那是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母亲被扫地出门。母亲和刚满月的妹妹,母女俩相依为命,住在空荡荡的祠堂里。神龛下横七竖八停放几口棺木。还有农户的几头牛拴在那里,牛粪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臭气。阵阵冷风吹来,祠堂里发出呜呜的回声,令人毛骨悚然,那是何等的阴森恐怖!



先母朱善伯.jpg


家中一贫如洗,米缸里几乎无一粒米。

无奈之下,大学毕业沦为“地主婆”的她,一条旧卧单缝成的背带,将刚满月的女儿背在身后,拄着一根细长的竹根,艰难地挪动一双小脚,走村窜户,一度靠乞讨为生。

是同住在《李氏宗祠》两位慈祥、富有人性的农民王典恒夫妇,给母亲指明一条生路:“朱先生(当地老乡背着农会干部,这样尊称她),你不是会作衣服吗?何不出去打散工?一来日子过去了,二来还会有工钱……”

家中还有一杆老尺、一把剪刀。这两样物品加上一杆烙铁,成为母亲谋生救命的工具。

从此,母亲以它们为友,接活到家中,开始为左邻右舍的大人小孩一针一线作衣服。

一些作缝纫的针线、顶钉子、剪刀、弹墨线的小布袋、小布料等物品,统统放在鞋簸子里。

心灵手巧的母亲,裁剪十分过细,又节省布料,作的衣服款式又新颖,老人小孩穿了十分合体。同时农户开的工钱又不高……“朱先生是个好裁缝师傅”的好名声越传越远。

因此,请母亲上门打散工的人愈来愈多。不论寒暑,母女俩风里来雨里去,朝去晚归。老家李家坪的家家户户,几乎都穿上了她做的衣服。

那时,农户都不讲付现钱,而是用米或木柴抵工钱。遇到活没干完时,母亲还打夜工。遇到心地善良的农民,往往弄宵夜:阴米子煮荷包蛋。

讲孝心的母亲,不好意思对主人说:“我家还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婆婆。夜我就不消了,请您们把给我,我给老人带回去!”

日积月累,家中的米缸开始有米了!母亲宁肯自己吃菜饭,节衣缩食,从牙齿缝里挤出粮食,悄悄接济渡日如年比自己还困难的妯娌和侄媳。

她们来我家,从不空手而归。

为了避人眼,母亲往往将米、油等物,不露声色地藏在亲戚们打猪草的篮子里。

母亲凭自己一双灵巧的手,同农民换工:她帮人家作衣服,对方帮我家耕田、插秧……

母亲凭自己一双灵巧的手,还同木匠永凤伯换来一口装衣服的旧大柜和装谷的木柜。

家中慢慢添置了木椅、小方桌,渐渐像个“家”了!

远语姐出嫁前,住在我家赶作鞋子和鞋垫。在布票计划供应的年代,母亲用外公寄来一段六尺粉红色起小黑点的布料,连夜为远语姐作了一件十分得体的嫁衣。

远语姐生前一次次感恩的提及此事,因为这是一件原计划给幺妺作夏衣的一块布料。        

晚上,母亲背靠青砖墙,在一盏浑浊的木籽油下,夜以继日地为别人织毛衣。

外公和外婆从成都寄来1斤多紫红色的毛线,母亲为我织了又织。这正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以超过常人的勇气,披星戴月,在近四十多年里,一砖一瓦,含辛茹苦,四次屡建家园。

母亲由于长期夜以继日的过度劳累,染上头疼、腰疼等的多种慢性疾病。

但为了支撑这个家,母亲从不叫一声苦,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痛苦之时,只能把辛酸的眼泪水悄悄地吞进肚里。

乐善好施的母亲,不论严寒酷暑,不计报酬地为出工的左邻右舍义务照看小孩。

母亲以超常的勇气,单薄的身体,勤劳的双手,挑起了赡养婆母尽活孝的重任,含辛茹苦地将我和妹妹抚育成人。

饥饿和贫穷没有压垮母亲!她用一根尺、一把剪刀、一杆烙铁,从一个五谷不分的教书先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如今,鞋簸子和烙铁等物成了我老李家、老雷家的传家宝。妹妹没有丢弃,出嫁后一直珍藏至今。

看到它,时时想起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催人上进,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因此,母亲获得族人和父老乡亲们的敬重。在她88岁寿终就寝之日归茔猛虎山时,四面八方前来送香火的父老乡亲络绎不绝。


插图均选自李永禄遗作《刺绣图案集》.jpg


在我挑灯夜战之时,恰逢德高望重的伯母熊传坤老安人逝世29周年,李氏子孙纷纷凭借微信这个平台,以表缅怀之情;时逢她老人家仙逝25周年前夕,正好书文忆母。信手拈来侄儿李华云一段话,作为本文结束语:

“太婆,二婆,三婆(我奶奶),幺婆,还有王家桥的姑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勤劳能干、和蔼慈祥。我们的祖辈和父辈患难与共,生死同命,血脉亲情超出常人。反观有的人家兄弟阋墙,父子反目,亲戚陌路,我为李氏优良家风深感骄傲!三十多年的教育经验表明,影响一个孩子成长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家风不可替代,不可复制。英雄自有来路。我相信,由李氏家风熏陶出来的子弟一定会重现祖上荣光!”

77岁的不孝儿李远谘泪书牛年


2月17日夜9点8分修改于次日凌晨5点


(作者简介:李远谘,1943年生,湖北省松滋市人,1959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长期担任初中毕业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系松滋县第八届政协委员,市作家协会会员,首批初中语文骨干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论文《单元教学八种开场方法》被湖北省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出版有教学论文专集《耕耘者之路》、长篇人物传记文学《虎啸客李永禄传》和《岁月留痕》;诗歌散文集《夕阳放歌》,书信集《桃园佳话》,散文集《往事如烟》《往事并不如烟》《庚子春随笔》《玉带园拾零》;随笔集《晨曦者说》。)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