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水浒》里那尊“没头神”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2-06-10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第七届克权杂文奖_横_400.jpg


李逵这厮杀人后流落江州,没钱成家,居无定所还好赌,人称“没头神”。不是说他没有头,而是脖颈上的那颗脑袋没顶用。别人的胡须只有黑白二色,唯独他一脸赤黄须,活脱脱一副尚未开化的黄口小儿像。这种人而今叫“巨婴”,看似天真直率,实则无头无脑。他是个地道的流氓无产者,一向崇拜仗义疏财的宋江。第一次相见,宋江用十两银子就把他搞定了。自此他与偶像坐上同一条板凳,立场坚定跟大哥,不论是非听使唤。

大哥正需要一个只长屁股不用脑袋的兄弟,有些旁人不愿做或不敢做的事恰好派用场。比如拉朱仝上梁山入伙,需要弄死他抱耍的小衙内堵住其退路。旁人不忍狠心丧天良,这厮却毫无顾忌地把4岁的娃娃劈作了两半。再如从八九丈深的黑漆漆的枯井里救柴进,也只有他自告奋勇一马当先。


乐唐汇寅杂文水浒里那尊没头神.jpg


终其一生,这厮都没用过脑子。宋江吩咐酒保切二斤牛肉,酒保说只有羊肉,他二话不说,劈脸就一碗鱼汤泼了人家一身。他去江边讨鱼,等不得鱼主人来就动手抢。张顺在岸上打输了,诱他去水里,他果真上当。歌女来卖唱搅了兴头,他两个指头一伸就把人家点昏倒。剪径的李鬼谎称家中还有90岁的老母,他倒信以为真放了一马。

下馆子闹得同伴很尴尬,打架中对手的招,一个假扮的替身还骗得他晕头转向。最不济的是他娘跟大儿子过得安安逸逸,他非要接上山寨享福。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深更半夜去寻水,将老娘单独丢在荒山野岭上喂老虎。这尊“没头神”打虎之后还洋洋自得,跟着曹太公开怀畅饮等赍发,不被官府抓去才怪呢。

他跟大哥本不是一路人。宋江在官场升迁无门才暂借绿林栖身,心中巴望的还是招安,以求封妻荫子名留青史。李逵不过一介草民,活得无管无束开心畅快就好,别无所图。结果,宋江遭奸臣陷害饮了毒酒,临死唯恐李逵没人管束“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明忠义之事坏了”。他派人连夜去唤李逵,骗他也喝下毒酒。这便是大哥对小弟的深切关爱,小弟的性命不值一文,远远不如大哥的名声。李逵这厮忒没心机,还在垂泪表忠心: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

无脑之人自作自受活该,可恨他牵连好多无辜者受害。他母亲就倒了八辈子霉,养了个儿子还受连累命丧虎口。他为狄太公捉鬼驱邪,连同狄家二十余岁的独生女儿也杀了。狄家女儿纵然有错,也得交她父亲处置,何劳他酒食胀多了挥斧乱剁一阵来消食。他跑进寿张县衙学知县判案,竟说打人的是好汉,判他无罪;反诬被打的原告不长进,喝令枷在衙门前示众。这厮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只认拳头和板斧,跟他没有道理可讲。

他上阵杀敌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分好人歹人,不管男女老幼,只顾自己杀得手顺,“见着活的便砍”。三打祝家庄时,居然把主动投诚的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还一把火烧了扈家的庄园。

李逵的粗鲁愚昧不全是没有文化。他哥李达也没文化,却能安分守己做长工,博得些饭食养娘无碍于世。没文化尚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文化还想出人头地,还要显示自己有能耐。李逵动不动就高叫“反了罢”,这厮扯了招安诏书骂钦差,还说皇帝跟宋江一样也姓宋,大哥也坐得皇位。没有文化净闹笑话。

李逵的无脑似乎与生俱来,现在有些“没头神”大都深受他人的蛊惑才走火入魔。

蔡洋本是普通的泥瓦工,跟随集体游行后便迷失自我,融入了砸车的乌合之众。为显示自己更出类拔萃,他浑身是胆雄赳赳,竟用U型锁砸人,丝毫没考虑一锁砸下去的后果。网上的某些键盘侠,虽比蔡洋有文化,也是白搭。他们根本不沉下心来区分青红皂白,一心博人眼球,群起跟风起哄,不问真假就开骂喊打,竞相表现自己的超群出众。真要精忠报国,就得做好本职工作,多行善事,网上空喊顶个屁用!“没头神”们自以为能,于国于民毫无助益,反倒造成了大量的负面影响。

孟子云:“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古人都知道大脑是用来思考的,多动脑子才能明辨是非。李逵的脑子只听屁股指挥,一辈子都被大哥当枪使,上了黄泉路还浑浑噩噩,至死也没弄明白。


(原载《杂文月刊》2022年6月原创版。作者简介:唐汇寅,男,生于1950年,大专文化。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三次获得“克权杂文奖”)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