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随笔:聪明的千柱屋人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11-1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石飞】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诸暨千柱屋

 

  日前,我在浙江诸暨市(县级)参加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去距离市区约30公里的东白湖镇参观千柱屋。

  千柱屋,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大房子,而是一处聚族而居的大型宗族建筑群。千柱屋坐南朝北,南依笔架山,北朝蝙蝠山,山脚下有溪水缓缓流淌。

  该建筑群为庭院式布局,东西通面宽108.56米,南北纵进深63.10米,总占地面积69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楼屋共121间,有1322根柱子,故被称为“千柱屋”。千柱屋以正厅为中轴线,两侧分置8个四合院,10个天井,各院之间,以檐廊相通。走遍千柱屋的每一个角落,可以“晴不见日,雨不湿鞋”。

  “千柱屋”又称“斯宅”,其行政区划名称已由原来的“螽斯畈村”改为“斯宅村”。清代嘉庆年间,当地商人斯元儒(1753.10-1832.1)靠山货生意发家,成为当时诸暨的著名富商,于是建造了如此浩大的群居工程“斯盛居”。此名与其正大门青石门额“于斯为盛”四个九叠篆大字相对应。“于斯为盛”典出《论语》及《礼记正义序》等文献。《论语》云:“唐虞之际,于斯为盛。”《礼记正义序》云:“郁郁乎文者哉三百三千,于斯为盛。”“于斯”,即“于此”“在此”;“盛”,乃“兴盛”“昌盛”之意。“斯”字在这里除此本义外,同时亦寓“斯氏”之意,一语双关。目的显然是希冀斯氏子孙在这里兴旺昌盛。确也如此,斯氏在此定居,繁衍生息,历时近1200年,可谓久盛不衰。千柱屋现有人口200多,90%以上为斯元儒后裔,其余人口则是1951年以后陆续迁入的。入乡随俗,“外来人”很快与斯氏后代融为一体,取得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共识。

  千柱屋有5座重檐式的门楼,均系青石、砖雕制作,上面镌刻各式古代传统人物、山水图案;宅内梁、柱、门、窗、墙亦有各种细腻精美的古风古韵的雕饰。我是文革浩劫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我认定千柱屋的所有门楼、石雕、砖雕以及宅内雕饰,一概属于文革时期圈定的“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皆在“横扫”和“砸烂”之列。当时,老百姓家里连带有龙凤图案和古代风情画的生活用品,都要当众焚毁或砸烂。听说要家家户户过堂查抄,我母亲连夜把家里十几个带有古典花纹的细瓷盘碗,偷偷地装到篮子里挎到河边扔进水里。她怕被搜出来,示众难堪。其实,我是雇农家庭,祖上不可能留下这些精美的日用品,那都是城里亲戚送的。现在每一想起,仍唏嘘不已。

  文革狂飙横扫华夏,“全国山河一片红”,千柱屋的“四旧”为什么能够保存下来?导游介绍:当时千柱屋外墙内宅全部用石灰膏或污泥覆盖了一层,并在上面大字书写时髦的“造反标语”。现在外墙上面一些残留的红色标语仍有斑斑驳驳的痕迹,其中一条“堵死资本主义……”较为明显。为证实此说,我深入一户居民家中了解。该户主名叫斯培余,50多岁的样子,精神强干。他给我在一张纸片上写到:“造千柱屋:斯元儒。第9代孙:斯培余。”斯培余谈吐儒雅,字写得很漂亮,若不是读书人,也是遗传基因所致。他说,千柱屋之所以能够原样保护下来,完全是因为涂了一层泥土外壳,家家户户都这么搞。

  嗷,我明白了,千柱屋被套上了“革命”的罩衣,方侥幸躲过了浩劫。不然,非沦为一片废墟不可。须知,文革造反时期,部队奉命“支左”,与造反派结成“联盟”,不少地方机枪、大炮等重型武器都用上了。在人性泯灭、发狂红了眼的造反派看来,毁灭一个清代巨富遗留下来的“斯宅”算什么?既“理”所应该,又轻而易举。譬如广西南宁地区在文革中,有14个县造反派组织武装民兵,调动6912部队、6966部队、6936部队和军区警卫营、99部队部分官兵共3万多人,动用了八二迫击炮、无坐力炮、火箭筒、炸药包等,攻击对立派,死亡万余人,烧毁33条街巷,毁坏楼房2880多座(间)。(摘自公安部退休干部晏乐斌:《我参与处理广西文革遗留问题》,《炎黄春秋》杂志2012年第11期)

  聪明的千柱屋人,保护传统文化功不可没,应该受到高规格的褒奖。我想,当年各地倘若都能够像千柱屋人那样有捍卫传统文化的意识,有忽悠高层错误路线的聪明才智,全国文物也不致于被几乎毁坏殆尽。譬如山东曲阜,如果在孔子塑像的胸前悬挂“批倒批臭”并打上红“XXX”的大牌子,把大批判的标语贴满孔庙、孔府、孔林,所有的神龛、匾联、供桌全部罩上“革命造反”口号,并组织群众在那里上演“大批判”的假戏,北京师范大学红卫兵领袖谭厚兰率众前来“破四旧”,可以以“留下实物打活靶子”为由搪塞,也许“三孔”能够免遭损毁。遗憾的是,曲阜人缺乏千柱屋人那样的聪明才智。现有的“三孔”文物,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以后修复或重建的。

  再有,千柱屋能够完好地被保护下来,与千柱屋人“心齐”“抱团”至关重要。设若那里出了一个“内奸”,向上告密,其再好的保护谋略也会全部落空。

  护卫传统文化的智者在民间,千柱屋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成为镜鉴。

 

  (作者简介:石飞,官场就职34载,做省报评论编辑14年。副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杂文联谊会委员,曾任中国寓言研究会副秘书长。已发表杂文、时评、散文、小说、寓言等作品600余万字。1986年出版第一本作品集,迄今已出版作品集16本。主编各类文学作品选集60多本。)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