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风来得更猛烈些——在《心湖微澜》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10-1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 杨】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今年暑假期间,承蒙杨东鲁先生厚爱,我在杂文学会上班近一个月,常听他念叨一个名字——邓小雄,对其人其文赞赏有加,并嘱咐我们多浏览“大楚英才网”的邓小雄专栏。我就真的关注起这个专栏来,之后又在《心湖微澜》问世后第一时间得到这本书。闲暇之余,拜读这本颇有品位的书,感想良多。藉此座谈之机,斗胆鼓噪几句,权作我对邓小雄先生由衷的祝贺!

  感受之一,邓小雄先生有浓厚的乡土情结,致使这本书透着厚重的乡愁。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是的,故乡是我们的精神地理,是生命的本源与归宿!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在城镇化建设成为时代风潮的当下,故乡,瘦得只剩下了两个字了,好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邓小雄先生对家乡老城却是情有独钟,即使漂泊到沪上大都,可对家乡的风物却是魂牵梦萦,从他的《家乡的长堤》《家乡的水桥》《家乡的石磙》《家乡的火塘》《家乡的酒》《乡村的五月》《杀年猪》《梦故乡》等篇章可以看出来。

  感受之二,邓小雄先生以敏锐的眼光洞悉生活,对平民百姓和社会底层时刻进行观照,体现了一个写作者的社会担当和悲悯情怀。书中有《卖菜的姑娘》《致老建筑工》《一个农民的自画像》《行乞者》《易文山相亲记》等等。这些人物都是草根一族。作者写出了底层人物的生活挣扎,发出了《上帝啊,给我一条生路》的呐喊,振聋发聩,颇有警世意义。当然作者写的生活的原色,他的笔下既有《没有阳光的季节》,又有《洒满阳光的路》,体现了作者既不溢美歌德、也不偏执抹黑的审美情态。这种成熟难能可贵。

  感受之三,邓小雄先生的这本著作闪耀着哲理与哲思的光辉。“我的人生语录”这个章节我几乎每句都读了,很多句子能引人深思,激发共鸣,比如:“公安公安,公平才有安定;警察警察,警醒自己才有觉察。” “经历使人成长,经验使人成熟。” “心中有地图,才不会迷路。” “人生有方向,才不会彷徨。”这些句子有的针砭时弊,有的励志向上,或长或短,字字珠玑,句句隽永,具有不可小觑的普世价值。可见,邓小雄先生不仅是个歌者、行者,更是个思者,且行且思考,且行且珍稀。行者常至,思者常成。我们期待邓小雄将自己的哲思录坚持下去,打磨得更精炼,短句断章也可以成就大家。汪国真就是凭“既然认准了远方,就不怕风雨兼程”之类的句子迷倒了一批少男少女。在碎片化阅读的当下,这些句子拥有相当可观的受众,《松滋杂文》的“闲言碎语”备受追捧便看见一斑。

  感受之四,邓小雄先生写作路子很宽,诗歌、散文随笔、断章箴言、民间文学都具备一定功力,但既然跻身于杂文学会,还要尝试写杂文,这是一点建议;第二点建议是要出精品力作,在个别篇章的打磨上还要发扬工匠精神。

  《心湖微澜》这本书的名字很好,契合了邓小雄先生被风吹起的不能平静的尘世。心潮涟漪,很有“风乍起,吹皱一池绿水”的意味。我们期待邓小雄先生直面生活的西风烈,战马萧萧无停歇,眼界更宽,笔触更深,为我们捧出第二部鸿篇巨著。

  2016年10月6日

  (作者为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副秘书长)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