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历史的印记 奋斗的足迹——贺云松《保安湖畔有磨山》小析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5-3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东升】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保安湖畔有磨山》是作者贺云松5月22日发表在《黄石日报》副刊“西塞山”上的一篇主题为“人文黄石·家园恋歌”的征文。该文以写意的笔法、淡雅的色调,向我们展示了磨山的自然风貌和历史轨迹,让我们从中看到了磨山的历史印记和磨山人的奋斗足迹。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进行谋篇布局,开头展示保安湖“壮阔与娴静”的画面,中间部分以时间为线索,叙写磨山的历史变迁情况和磨山人谋出路、求生存的奋斗事迹,结尾再次回到眼前的磨山画面,同时书写展望,让人们对磨山的美好明天充满期待。

  从行文看,磨山的历史,亦即磨山人谋生存、谋发展的历史,其变迁的过程,亦即磨山人探索奋斗的历程,可以说,磨山的历史印记和磨山人的奋斗足迹是交织在一起的。

  磨山的历史是曲折的,磨山人的奋斗是艰辛的,曲折和艰辛,都显示着不易。

  “唐宋时期,勤劳聪慧的磨山人依山建窑,烧制瓷器,然后通过水路行销四处”,这一历史事实,充分表明那个时候的磨山人相当精明,他们非常懂得如何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水运便利优势,去走一条作坊制造和水运营销相结合的“产销一条龙”道路,让我们从中得见他们的眼光和智慧。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由于交通方式的改变,磨山三面环水的地理形势,不仅丧失了原有的优势,还形成了一种闭塞的困境,优越的水资源,有时甚至成为一种致成灾害的因素。村民出村进城只能选择小渔船,“遇上风高浪急、大雨倾盆的恶劣天气,船覆人亡的事时有发生”,原有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形势,成了这里发展的一种困厄。面对“靠湖吃湖”不足的逆势,人们不得不适应当时的形势,违背自然规律,“家家户户出工出力围湖造田”,结果,“湖里鱼虾减少了,湖水也变浑了”,生态变得越来越糟糕。

  “分田到户后,磨山人起早摸黑,渐渐过上了温饱日子”,但形势的发展,生活的压力,逼着“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出去的人嫌这里没有发展出路,都不愿意回来。结果,“年久失修的村舍慢慢爬满青藤”,村庄变得越来越破旧,越来越孤寂。

  “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号角唤醒了磨山村。当地政府双管齐下拔下穷根:一手抓保护,将村庄纳入保安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红线,修复生态、保护水质;一手搞开发,引进专业公司打造千亩花海枫林,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大好形势,让出去的磨山人再次看到了这里的希望,有了回到家乡“求富求美的双重渴盼”,他们纷纷返乡创业、兴业,立志要让这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形势,重新变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本钱。

  《保安湖畔有磨山》,所揭示的,其实就是一个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利用生态的主题。它告诉我们,只有顺应自然规律,人类才不会丧失出路;只有科学利用生态,自然才会给我们回赠福利。磨山的历史和现实也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这就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作者简介黄东升,男,1963年9月25日出生,大冶还地桥人,现居黄石,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心学校辅导员、中学校长、片区党支部书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黄石市散文学会会员、大冶市作协会员。198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教育教学论文、时事评论六百余篇(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