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片丹心写春秋——读《金秋露珠》有感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2-03-17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禹卫东】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会标.jpg


读完刘才汉老师的专著——《金秋露珠》,我的灵魂受到了一次洗礼,合上书稿,我想到了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的红色经典歌曲《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这首歌曲,最初也是刘才汉老师教我唱的。80年代中期,我和刘老师在陈店镇观岳中学共事,当时,我买了一支笛子,学起来总感觉僵硬,时常找刘老师讨教简谱知识,有一天,他给我推荐了这首经典歌曲。也许是他对红梅品格感触深邃,也许是红梅品格给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事实上,他一直就在用他的行动和诗文诠释红梅品格:不畏严寒,丹心向阳;昂首怒放,香飘云天;唤醒百花,笑迎春来。

《金秋露珠》这部诗文游记集,是作者心灵的歌唱,闪耀着晶莹的光芒;是红于二月花的美景;也是叶对根和大地的感怀。


封面.jpg


一、不畏严寒,丹心向阳


刘老师命运多舛,他是一棵铁骨铮铮的红梅,傲霜斗雪,丹心向阳。“新诗集萃”里的《酷热忆当年》,“散文之页”中的《迟到的春天》,反映了在被错划为“极右”,打成“牛鬼蛇神”后的艰难岁月,在王家大湖五年,伐木,拉车,做砖,烧窑,喂牛,牧马,种田,打草……还要忍饥挨饿受批斗,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在那里累死、病死、饿死的原因,首先,是有坚强的信念;”他坚信春天一定会来到人间。在当“另类农民”期间,那一段“土石生涯”,死里逃生,做装卸工人,200斤的盐包没有压弯他的腰杆。往事的回忆,反映了他的铮铮铁骨,而在这些诗文里更多的却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歌颂,诗文里储满了正能量。所以,无论是在失意落魄之时,还是春风得意之际,他总是丹心向阳,积极向上。

退休以后的二三十年,他时刻在关注国家的发展变化。《五个祝福送祖国》《中国梦》《马年祝福》《文明城市进行曲》等诗篇,都是一曲曲时代的颂歌,抒发的是对祖国的赞美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今,作者已届米寿之年,但他神清气爽,耳聪目明,更重要的是他能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为祖国的发展变化鼓与呼,向他身边的人不断传递正能量,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


二、昂首怒放,香飘云天


从反映他成长经历的一些诗文里,我们看到,他在任何时候,都是那样的出类拔萃,像昂首怒放的红梅,香飘云天。他年轻时就志存高远,发奋读书;参加工作后,一马当先,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初出茅庐,历任学校主任、校长等职务;他爱好语言文学,笔耕不辍,学生仰慕,原市作协肖干才主席就是受他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的;因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整风运动中,被错划成“极右”。在蒙冤受屈的几十年,始终坚信春天一定会到来,在窑厂的艰苦劳动中,他居然成为了有名的窑匠师傅;平反之后,重新走上教育岗位,教书育人,凭借他深厚的学养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陈店的教学成绩,长期独占鳌头;在四中从事勤工俭学工作,也做得如火如荼;就是退休以后,也是坚持读书看报、著书立说。这种红梅品格必将影响后人,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禹卫东.jpg


三、唤醒百花,笑迎春来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金秋露珠》,除了与时俱进,为新时代的发展鼓与呼之外,大凡他参与重要社会活动或人生经历中的特殊日子,常常有感而发,诉诸笔端:或唱和、或激励、或抒情;每逢弟兄姊妹、子孙儿媳、老师、朋友生日,都赋诗一首言志、抒情,或者写散文一篇追忆亲情往事。就是他了解到社会上一些仁人善事以后,也要刨根问底,然后写出来,传扬出去。最典型的是刘老师儿媳的妹妹孝心动人,可能是从亲家那里听来的,也可能是茶余饭后听孩子们谈论过,他认为此事不同寻常,值得宣传,于是,他赶到木天河村去做了专题采访,然后写就了《精心侍候双亲——宋银娥女士孝亲故事》这篇报告文学,洋洋洒洒六千多字,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典型的宣传员。在刘老师的人生岁月中,或旅行,或出差,行走过的山山水水,观赏过的人文景观,他都以日记的形式写就许多脍炙人口的游记;每到一处,或浮想联翩、或即时感怀,时时处处,他在用如椽大笔书写人生,关注社会,亲近自然,传递正能量,正如红梅一样唤醒百花,笑迎春来。

此外,集子里还有一些篇章是对已经逝去的亲友、师长的纪念性文章,有云“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在对往事、故人的追忆叙述中,饱含了作者的无限思念之情。其实,刘老师也是在告诉我们:“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他十分重视并经常思考人类哲学的三大终极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儿去?如果我们能和刘老师一样,经常扣问思考这三大问题,那么,不管我们身居何位,身处何境,都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认清过往,把握当下,走向未来。

这部集子,直抒胸臆,大多采用白描手法平实记述,没有斧劈刀刻的痕迹,是作者内心深处奔涌而出的甘泉,是我们这些后生最好的精神食粮。怎样面对厄运?怎样强大我们的身心?怎样快乐的生活?怎样教育子孙后代?怎样构建幸福的家庭?怎样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深信,这里面都有答案。


2020年12月30日于松滋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编辑:东方

摄像:裴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