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高中七四届毕业生五十周年庆典致辞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4-09-25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肖学平】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

七月的阳光热情似火

久别的思念弥漫故乡!

在50周年庆典筹备组委会的精心策划和筹备下,在红桃K集团公司和八宝中学的大力支持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今天,我们带着50年友谊时光的印痕,在这里隆重举行八宝高中七四届毕业生50周年庆典仪式。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50周年庆典组委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同学、学长及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向高度重视积极倡导全力支持庆典活动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改革开放三十年,影响湖北三十人”“华中师范大学知名校友、教授、红桃K集团董事长谢圣明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向热情支持并付出心血和汗水的红桃K集团工作专班、八宝中学校长、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出席今天活动的全体老师特别是向光惠老师、张远淑老师、张元洪老师,上届校友王祖翠、王贤云,七四届同学刘友本、陈发明、向常高、周治华、丁永益、王凤林、孙大林、彭才英、兰萍、赵高华、田尊平、李清弘、孙家芹、魏红、谭书华、佘赛兰、廖光明、文家琼、杨太玉、梅运凤、雷元凤、胡远华、熊邦林、靳邦美、刘生芳、赵升姿、陈佩平、万林玉、胡德芹、张家英及夕阳彩霞合唱团的全体成员表示诚挚的谢意!

向因故未能参加庆典活动的老师、同学送上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向离我们远去的老师和36位同学表示深切的追忆和沉痛的哀悼!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今天在母校搭建相聚平台其目的就是使同学们再次找到当年那份真情,共同留恋那纯真的青春岁月,勾起心中那段美好的回忆,唤起晚年健康生活的激情。所以,今天借50周年庆典相聚就是以加深和拓展同学之间的友谊为第一宗旨以提高长寿情缘群的凝聚力为第一目标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为第一目的。这里,没有地位高低,没有贫富之别,没有身份贵贱,只有老师同学。

回望风雨兼程的50年,世事的秋风吹不散浓郁的友情,时光的脚步带不走离别的思念。同窗情,师生情,魂牵梦绕,挥之不去。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50年后的今天,我们怀着无尽的思念,重返难忘的母校走进校园大门,目睹校园风情。我们被眼前一流的教学大楼,一流的学生宿舍,一流的教学设施,及宁静优雅的学习环境而沉醉!虽然我们离开母校半个世纪,校园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美好,那么亲切。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牵动出我们绵绵不绝的回忆,一砖一瓦都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动!

遥想当年,我们一起走进这所孕育希望的八宝高中在这里相遇、相识、相知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参加社会实践,一起漫步长寿河畔,一起看日出日落。这里,留下了我们坚实的足迹,留下了我们爽朗的笑声,留下了我们的青春倩影,留下了老师言传身教的背影。、

50年前,老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对教育真诚迷恋,对学生无比期待。老师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演算公式,讲解历史,灌输政治,总是那么深入浅出、入情入理以至学生弄通弄懂、入神入迷。课堂里绕系着老师的情思,一片爱心,一片真诚,洒一腔热血孕育希望,孕育未来!

是数学老师告诉我们,从极至到无穷,把我们带入了数字王国;是物理老师启迪我们,一根扛杆,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动;是化学老师告诉我们,合成与分解,物质是永恒不灭的;是语文老师引导我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的中间,高傲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是英语老师告诉我们与老师打招呼的第一句话,“Goodmorningteacher”!还有,好多老师的谆谆教导,至今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时钟刚敲过三点,月亮高高挂蓝天,教室里书声琅琅,校园灯火一。张祖德老师的优美诗句,就是同学们50年前求知的真实写照。50年过去了,但恩师的话语依然铭刻在我们心中老师不仅给了我们知识,还给了我们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让我们一起向敬爱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70年代,是火红的年代;70年代初,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时虽然物匮乏,但我们精神上富有老师在艰苦环境下传道、授、解惑;学生在困难时期学习、劳动、生活。正如孙大林同学在《久别的同学》歌词中所写到的还记得那校舍,红瓦红墙砖;还记得那杉树,流过咱的汗;还记得那油灯,照亮的夜晚;还记得那美餐,酸菜钵子饭。是的,曾记得,初春时节,我们在校园植树种菜;炎天酷暑,我们在操场上板砖围窑;冰天雪地,我们在校园旁挖塘养鱼;路途遥远,我们步行到同太湖垦荒种地;农忙时节,我们走出校门下乡支农。



今天,我们激情相聚,眼前无不闪现50年前教室里纯真的欢笑,寝室里亲昵的打闹,球场上矫健的奔跑。还有,校园的舞台上,海岛女民兵的英姿,余音绕梁的歌声;还有,毕业时的赠语,离别时的甘言,满面春风的笑容。今天,是那春风化雨的校园情,是那终身眷恋的师生情谊,使我们欢聚一堂,让我们共同在这里弹奏了一曲永生难忘的长寿情缘之歌……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瞬,当年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如今,多情的鱼纹爬上了眉梢,如黛的青丝吐露银霜,我们已步入时光老人的行列。50年来,我们的光华辐射大江南北,我们的同学遍布全国各地。我们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战线不同的岗位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为生计、为家庭、为子孙,尽心尽力,日夜奔波,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我们共同经历了不少轰轰烈烈,不少风风雨雨,也难免有不少跌跌绊绊,磕磕碰碰。谁没有辛勤耕耘过?谁没有艰苦奋斗过?不管你是教书育人,还是博雅从艺不管你是务工经商,还是涉农种地不管你是衙门当差,还是戎边卫国半个世纪的沧桑历程,走到今天,对我们所有同学而言,都是最成功的,最伟大的,最光荣的。我们收获了人生苦乐时光和百味交合的感悟感想,收获了装满亲情丰盈的子孙满堂和远亲近邻,收获了情深意重终身眷恋的师生情谊!

50年来,我们虽然各奔东西,聚少离多,有的甚至很少联系但是,我们同学情犹在,师生情犹在,彼此的牵挂犹在。50年前,我们在校园留下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合影照片;43年后,因长寿情缘这串珍珠项链的连接,部分同学在母校留下了梦回少年,情归故里的合影照片;5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返母校,又在这里留下了同窗数载温馨如昨思念常驻心中,青春岁月依稀如梦但愿常忆你我的珍贵照片。

人生沉浮50载,同窗之谊情最真。昨天,正是今天最深情的回忆;今天,又是昨天梦想的现实;明天,我们将把今天动人的一幕深深印记在记忆的宝库里,让它永远闪耀绚丽的光芒!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酬乐天咏老见示》诗中写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毛主席在《清平乐·会昌》一诗中写到: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有一首网络新童谣:七十当今无古稀,八十方到中年期,九十出头尚称老,百年可称古来稀。忘掉年龄糊涂过,唯有康数第一。可见,诗人的情怀,伟人的胸怀,网络童谣无不激励我们每一位同学乐观向上。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好多都快步入古稀之年。我们的岁月虽然不再五彩斑斓,但沉淀着岁月风尘的心情,我们的人生虽然绿意盎然盛燃消失,但在生命中还显示着无限的生机。我们要继续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情怀和心态,继续为子孙后代,为家庭幸福,为社会和谐,为国家富强,奉献我们的薄之力!

同学们! 相聚是短暂的,思念是永久的。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但愿今天的庆典相聚,成为我们再续友情的新开始,成为我们增进感情的新桥梁,成为我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新起点。

最后,预祝庆典活动圆满成功!祝全体老师和同学家庭幸福美满,心情阳光灿烂身体如日中天,夕阳光芒四射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肖学平,湖北省松滋市政协三届、四届副主席,正处级资政员;历任区(乡镇)党委书记,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人事局长,农工部部长(农委主任)等职,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曾在《紫光阁》杂志发表人物通讯《惭愧万家百姓心》,在《湖北日报》《湖北报告文学》《党员生活》《领导工作研究》《省直机关党建》《企业家》《人才》等杂志发表理论文章、论文数十篇。其中,《乡镇党委制度建设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借改革东风,抓企业党建》分别被中央党校出版发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库》《跨世纪改革发展战略文献丛书》收录。与省委党校教授合著《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一书。在大楚英才网、东方乐读、高成文学百部百册等微刊发表散文、诗歌若干篇首,已出版《岁月屐痕》一书。)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