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想起“一双袜子”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11-0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代荣】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看过电影或小说《霓虹灯下的哨兵》的人,大凡都还记得这样一个情节:陈喜排长把一双旧棉袜扔出窗外,恰好又被值勤哨兵捡起甩进了窗内。扔出甩进这件小事被提到连党支部会上进行讨论,一致认为并非小事,其已经被“香风”侵蚀了军人、党员的肌体,损害了军人、党员的形象,从而引起了我们党对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加强。

  谁知道,在小说改编成同名电影前,还有一场鲜为人知的风波,说小说作者沈西蒙“小题大做”“把矛头指向了原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上海市长陈毅”“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泼脏水”“给南京路上好八连抹黑”。周总理知道这件事后,立即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部主任肖华约了去,一同分析研究处理了这件事,共同表示,作家沈西蒙先生作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以小见大、生动具体地展示了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们一致主张,先改编成话剧,再拍成电影。后来,毛主席由周总理和陈毅等陪同在人民大会堂看同名话剧时很高兴,有人当面向毛主席建议要改编成电影。毛主席当即表示:“很有生命力。致于拍电影,总理是行家。”(电视剧《海棠依旧》台词)。这才在很短时间内有了轰动全国、震撼全民的好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

  想起“一双袜子”,又令我想起了载入哲理史册且芳流百世的“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物极必反”“从量变到质变”的箴言警语;想起至今仍广为盛传的“小石头打破大缸”“不管小伢偷针,长大就会偷金”“偷个鸡蛋吃不饱,一个臭名背到老”“弯树从小育,长大育不直”的俗语乡言。而今有些人,不论是对“个态”,还是对“群像”,都已经到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个别人甚至习以为常、麻木不仁、放任自流的境地。比如说某县医院妇产科医生、护士只顾玩手机,不抢救产妇大出血而致产妇死亡血案的“个态”;比如“家家麻,户户马,痴迷‘小屏’摔断胯”的“群象”。应该说,不论“个态”,还是“群象”,均同属政治生态的范畴,都是危害党和人民核心利益的。当然,这就要看我们公务员、党员干部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你让他就上,你强他则亡。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老虎”“苍蝇”揪住不放,穷追猛打,进而让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让我们人民的江山如此多娇。谁人不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中国共产党亲呢!只要全社会都形成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政治生态,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无往而不胜。杭州G20峰会不就是最现实的佐证吗!

  通过“一双袜子”的“丢”与“捡”这件小事,使具体展现毛主席“两个务必”思想精髓的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在全国公映,进而引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深深触及灵魂、社会主义觉悟大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大发扬的大效应。即便有时有些事是负面的东西,但只要抓在了萌芽阶段,就会产生成倍的正面效应。这应该警示我们,首先是每一个党员必须牢牢记住:小眼不补,大漏难堵;大洞不堵,动摇基础。党员干部同志们,做个防微杜渐的表率吧!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