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人情风”之我见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5-0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裴 靖】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当下,把“人情风”简单理解为人情往来上的大操大办、请客送礼、铺张浪费之风。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觉得对“人情风”中的客观存在且合理的因素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人情者,人之常情也。每个人都有亲戚六眷,每个家庭都存在三亲六故;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每个家庭都存在婚丧嫁娶。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存发展,一般来讲,都会与其他人发生方方面面的关系,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因此,人情往来是客观存在的,必须的,有理和有序的。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人情往来实际上成了礼尚往来。千百年来,这种礼尚往来维系了人类发展的基本单元,巩固了社会发展的基础。即令是改革开放发展几十年的今天,礼尚往来在人民群众中仍然有着普遍存在的现实意义。有道是“有来无往非礼也”,俗话也说“亲戚门前一块榻,一礼一答”。这种来往互通了有无,增进了了解,加深了感情;这种“礼”,实际上是情感信赖浓缩于例证,是朴素真诚表达于信物,“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对礼尚往来的传统风俗带来的消极影响。一些地方,少部分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借礼尚往来行歪门邪道,败坏了社会风气,搞乱了干群关系,这是坚决不能允许的。

  其次,对“人情风”中的不良因素的整治必须从源头抓起。毫无疑问,“人情风”中的请客送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因素必须得到有效遏制。各级政府和部门,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发文,制定规章制度,成立相关组织,整治“人情风”这都是有效和必须的,这是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正能量的体现。但是,我们扪心自问,能刮起“人情风”的是人民群众吗?又有几个普通的工人农民的婚丧嫁娶能刮起这股“风”呢?答案是既不能也不会。“人情风”缘于 “人情”,根子却是党风不正。问题发生在民间,源头却在党员干部,且不是一般的党员干部。试问,哪一个贪官“不能说明来源的财产”与“人情风”没有关系呢?每一个贪官都是搞乱社会风气的始作俑者!

  整治“人情风”,首先必须严管党员干部,才能抓住要害,堵住风源。一方面,要从加强思想教育入手,强化党员干部自我约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带头节俭办事,带动广大群众破除落后的人情观念。同时,自觉做到不让“人情”成为权力寻租的平台。另一方面,要从强化执纪监督入手,提升制度执行力。要抓住“人情”高发节点,通过明察暗访、处理群众举报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坚决杜绝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把相关制度变成“铁笼子”,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人情风”以本来面目,让神州大地的城市乡村春意盎然,风清气正。

 

  (作者为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松滋市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已出版诗歌集《四季情缘》)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