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呼唤“侠义精神”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9-2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栩】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题记:921日是古龙先生的忌日。加之我大学时对武侠文化有过深一步探究,毕业论文也与其有关,联系到当今社会侠义精神正悄无声息隐去。有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武侠小说风靡全球华人圈的时代,到了九十年代香港TVB电视台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在内地更是刮起了一阵武侠旋风,被多数80后、90后奉为童年回忆。

  武侠小说刚刚进入内地市场时,还被众多不以为然的人称之为“武打小说”,其实这是认知上的错误。武侠形成于先秦,起初只是一种行为,武侠的内涵体现在“侠”字上。称武侠小说为“武打小说”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武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一种精神。

  先秦诸子百家对侠义精神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儒家认为重信守诺、慷慨赴义正是侠之大者。道家则觉得大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心功名、舍己为人的“淡泊无为”原则。而墨家门徒本身就是一群大侠,“兼爱非攻” 的核心思想更是培养了他们一身的浩然正气。作为法家代表的韩非却以“侠以武犯禁”对“侠”进行了否定。在儒、道、墨、法四家的思想映引下,“侠”深得中华文明的精髓,苦天下之所苦,急百姓之所急,不求功名,无心富贵,只求天地间长存一股正义。

  在现代社会里,大侠们早已不见踪迹,可侠义精神是可以传承的。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古时的大侠们保家卫国,彰显家国情怀。而身处和平年代,保家卫国只是少数人的荣耀,大多数的人还只是普通老百姓。那么,普通老百姓何以为国?何以为民?为国可立志成为国之栋梁,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为民则可对困难者伸出援手,热爱生活,回报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侠义精神的全面界定,众所周知的雷锋精神也包含了侠义精神。

  进入新世纪,“武侠已死”的长叹声常常能够听到,武侠小说、武侠类影视剧逐渐消声遗迹。不仅是文学作品,我们身边的侠气也在渐渐隐去。2006年11月,喧嚣一时的南京彭宇案引发了我国近十年最为深刻的社会话题——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这一案引起的后遗症在十年后仍然存在。社会的不公促使了社会的冷漠,所有的恶被无限放大,所有的善被碾碎成渣。侠心、侠气自然就不可能存在了。

  武侠始终是成年人的童话,有些人愿意在童话里荡漾,有些人选择回到现实。但侠义精神是实实在在的,无论是在童话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实实在在的。

  侠义精神不能丢!

 

  (王栩,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现就职于湖北省松滋市杂文学会、松滋市东方书院,为“东方乐读”微信公众号编辑。)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