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老土杂文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06-2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汪金友】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6月16日,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北京市杂文学会和检察日报社,在北京联合召开互联网时代的杂文创作暨老土《牛头马嘴集》研讨会。段柄仁、李庚辰、蒋元明、桑士达、朱大路、朱铁志、李下、王乾荣、袁成兰、汪金友、雷长风等20多位杂文家和媒体记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老土,本名王守泉,河南桐柏人。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得文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组工作,自2002年10月起任检察日报社副总编辑,并以“老土”的笔名,连续多年在该报开设“每周观察”专栏,先后发表几百篇杂文作品。其结集出版的《牛头马嘴集》,今年获得了全国“鲁迅杂文奖”金奖。

  概括老土的杂文,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着力提倡以民主法制为核心的现代思想理念;二是形式极尽变化,力求创新;三是有较大社会反响。莫言先生在给《牛头马嘴集》写的序言中说:“我十分喜欢老土的文章,每期必读。老土的文章,短小精悍,如投枪,如匕首,如板砖,如大耳刮子,如山西老醋,如重庆火锅,如海南胡椒面。老土的文章时而批评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时而聚焦热点问题,时而关注民生疾苦。不管他的笔伸向哪里,总是有自己的视角和发现,总是能言人所不能言,人所不敢言。老土的法律知识、理智头脑、逻辑思维、文学功底,使老土的文章有了高度和深度,有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检察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李雪慧出席了这次会议并致欢迎辞。与会者进行了热烈发言,纷纷对老土杂文的创作艺术和社会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次研讨会,还就互联网时代的杂文创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大家认为,到了互联网的时代,杂文和纸质媒体一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杂文不会消亡。只要有民主,有法制,有腐败,有落后,就会有杂文这样的文体,站出来抨击和批评。也许,杂文的表现形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杂文作者的队伍,会进一步扩大,因为有机会发声的人,会越来越多。杂文的出路,在于像老土这样接地气。不管是报刊杂文还是网络杂文,离开了百姓,离开了实际,就没有人读。

  应徐州市杂文学会会长袁成兰所邀,当天晚上,参加会议的杂文家们,在北京中国评剧大剧院,观看了由江苏省柳琴剧院演出的现代柳琴戏《血色秋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