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听见大山在哭泣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07-0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家云】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故乡在山脚下。童年的我,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山上放牛,我右前额至今还留下因找牛而摔伤的疤痕。尽管如此,家乡的大山还是给我留下了诸多美好的记忆。

  农闲时节,是耕牛休养生息的日子,每天早晨、下午得放牧两次,要让牛吃饱、吃好,以便养“牛”千日,用“牛”一时。平时,由老人或未进过学堂门的姐姐们去放牧,星期天和寒暑假,则是我们小伙伴大显身手的时候。我们将牛牵到山上,将牛绳缠在牛角上,让牛们哪有好草哪去吃。我们或满山跑,借山石为掩体,一起“玩打仗”;或席地而坐,以石头壳为桌,走军棋、打“升级”,“杀”得天昏地暗,直到山下炊烟袅袅升起,“听到”家人无声的呼唤,才一起去找牛,并牵着牛凯旋。

  大山见我们玩得开心,也笑得山花烂漫,并无偿地为我们提供钱财,供我们购买玩具。我们玩的军棋、扑克,就是大山给我们的馈赠。

  那时物质生活条件极差,即便是要不了多少钱的军棋、扑克等玩具,一般的家庭买不起;即使买得起,也舍不得拿出来供大家每天玩。我们共同推出的“放牛王”哈巴点子多,他提议找大山要,并带我们在放牛时去挖半夏,摘桐籽,晒干后,拿到供销社卖钱,用来买军棋、扑克、乒乓球拍,偶尔也买些零食,让大家尝尝鲜。为了让扑克经久耐用,还购买桐油将扑克油了。这些玩具由哈巴一人代管,放牛时带到山上,供大家一起玩;不放牛时轮换在各家玩。没有乒乓球台,用板凳支起门板,我们一样玩得开开心心。

  如今,田没人种了,地荒了,耕牛难得一见了,故乡背后的大山再也难听到孩童们的欢声笑语了;还有两处居然被当年的两个小伙伴变成了用来采碎石的开山塘口。每年清明节,我总要借回乡祭祖之机,到留下诸多童趣的山上去转转,我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听到的是大山在呜呜哭泣……

 

  编辑:邓康康

  审稿: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