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散文:旅游版的苏轼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08-1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渠志冰】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苏 轼

  北宋才情八斗的诗人苏轼,纵观其一生,一生为官,数次被贬,颠沛流离,可谓官场不幸;但其每到一处,诗情大发,好诗好词泉涌,又可谓官场不幸诗人幸!

  拿今天我本人的看法,苏轼数次被贬,每次都贬到异地,被贬途中与被贬之地的山山水水,也就是中国的大好河山,都让他老人家饱览并领悟了。如此看来,被贬对苏轼来说,这岂不是免费旅游?因而我把被贬的苏轼,说成旅游版的苏轼!

  苏轼旅游之始,便是随老爸苏洵进京应试。这年是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真是个好老爷子,他带着21岁的苏轼,19岁的苏辙,也带着一家人美好的憧憬,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来到京城应试。初到京城,一切都是新鲜的,毕竟是京都大城市,皇帝朝廷的驻地嘛!但不知道那时的京城人会不会称呼他们爷儿仨“乡瘪子”。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让他们惊诧了——乡土之人,如此文才,那还了得!苏轼的命题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更是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但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欧阳修让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得第二,结果明了时当然更让欧阳修为之诧异。还有更为轰动京师的是,苏轼、苏辙兄弟俩同榜应试皆及第!

  应试及第的结局是做官,学而优则仕嘛!但苏轼官场注定要不幸。正当爷儿仨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这对苏轼爷儿仨来说,是大不幸。这苏老太太真是没福气啊!苏轼兄弟俩只得随老爸回乡奔丧。嘉祐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等职务。可这时,不幸又来了,治平二年,苏洵老爷子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又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黄花菜都凉了,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20岁时所见的官场祥和。

  可惜苏轼不是墙头草,不会随风倒,并且年纪不大还很保守。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的保守思想终于暴露,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这一下子刺疼了变法的王安石。王安石很愤怒,愤怒之余,使了个坏点子。他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一看,斗不过王安石们。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开始了他的“旅游”生涯。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

  看看,旅游版的苏轼,一出来就一发不可收了!且慢慢说来吧。

  苏轼这京官下放,第一站是杭州。杭州是个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苏轼在杭州任职通判。通判是个什么官儿呢?在两宋时,“通判”是位于地方行政单位“州”中的一种地方官,是“知州”的佐贰(“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还有,“通判”一职虽然位于“知州”之下,但其职权却大于“知州”,因为行政公事必须经“知州”与“通判”共同签署才能生效。而且,“通判”是以中央派员的身份,作为皇帝的耳目,对州府事的弹劾可以直达皇帝。“通判”作为地方行政长官的副职存在,负有地方的行政及监察职权,和现在的“纪委书记”大致相当。

  不过,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朝廷又多事,那帮子对立面又拿他说事,被捉拿到御史台审问并入狱。看来没大事,熙宁七年秋,苏轼出狱并被调往密州,也就是今天山东诸城一带,任知州。当时的密州是个贫穷山区,经济萧条,文化落后,百姓生活困苦,政府官员的薪俸也很低。这与有“天堂”之称的杭州不啻天壤之别。苏轼为何愿到这穷地方过贫苦生活?这固然不是庸俗的功利观所能解释,他也不曾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标榜自己,而说他有与民同甘共苦的良知和以苦为乐的胸怀,倒比较符合实际。苏轼在密州没有像苏堤那样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但他于熙宁八年(1075)十月,苏轼在密州祭常山回,与同官会猎于铁沟附近,写作《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到:“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还有,在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所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让今天的我们读后依然心情荡漾心潮澎湃。当然,苏轼在密州还有不少好词,但这两首代表作就够密州风光了!

  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在徐州任知州。他每到一处,都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这期间,苏轼曾经到过鲁南的“滕小国”——滕县,历史上著名的滕文公任职的滕县,即今天的山东省滕州市。学识渊博的苏轼,肯定知道滕文公,不然他不会在百忙之余莅临滕县,虽然徐州离滕不足二百里。苏轼在滕写下《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我独种松柏/守此一寸心/君看闾里间/盛衰日骎骎/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老时吾不识/用意一何深/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苏轼的这首诗虽然不如在密州的词赋出名,但在滕州却广为流传,毕竟宋代大文学家到过滕州嘛!

  元丰二年四月,苏轼由徐州调往湖州任知州,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虽然是短短的三个月,却让苏东坡过足了湖州的山水瘾,留下了70多篇诗文,也让湖州百姓记住了这位祈雨祷晴、悯农又贪嘴爱玩的知州。湖州人对大文豪苏东坡也是一往情深,保存了他的不少遗迹,城内有爱山台、墨妙亭、六客堂,黄龙洞侧有苏公祠等。

  苏轼出狱以后,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文豪也是人嘛,面对这个地位低微又无实权的官职,苏轼变得心灰意冷,心情郁闷。这诱发了苏轼的游山玩水之情。他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并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闲暇时间,他还带领家人开垦了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苏轼在黄州,还有一事值得提,那就是现今提起来就让人馋得流口水的著名美食“东坡肉”。苏轼曾将烧肉之法写在了《食猪肉》一诗中:“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尽管此菜当时并无名称,以其名字命名为“东坡肉”,还是在他到杭州做知州的时候。

  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苏东坡下决心选择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嫉恶如仇的苏轼,于元祐四年(1089年)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这是苏轼老夫子第二次来杭州做官,这次可是一把手!作为一把手的苏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据记载,他指挥20多万人疏浚西湖,并且利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堆积而成苏堤,即今天我们游西湖徜徉的苏堤。自南宋以来,“苏堤春晓”就成为“西湖十景”之首。长堤卧波,贯通了整个湖的南北两侧,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现在看来,苏堤是苏轼老夫子在杭州西湖名符其实的“形象工程”,也是他名垂青史的政绩。今天的我们,游杭州不去苏堤转一圈,那就像没到杭州一样。

  其实,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有“东坡处处筑苏堤”之谓。苏轼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年近6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如今,这条苏堤在惠州西湖入口处,像一条绿带,横穿湖心,把湖一分为二,右边是平湖,左边是丰湖。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曾自比唐代白居易。但谁知在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看看,这几年几乎是一年一个地方被贬、调任,坏事倒成了好事,让爱山爱水的苏轼饕餮了中国的山山水水。说苏轼一生多次被贬,成就了旅游版的苏轼,一点也不夸张。

  在岭南,苏轼在《惠州一绝》中写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首诗脍炙人口,其实是苏老夫子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对岭南的赞歌。《宋史》本传记载,苏轼在惠州“居三年,泊然无所蒂介,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蛮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但热爱大好河山的苏轼不这么认为,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以饱满的热情,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跟苏轼学习。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享年65岁。到此,苏老夫子彻底结束了自己的旅游人生。

  但苏老夫子没回原籍安葬,而是把自己葬在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苏轼为什么要把自己埋葬在这里呢?因为苏轼这样重量级的文人肯定懂“风水”:苏辙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出知汝州,期间,苏轼由定州南迁英州,便道于汝,与弟相会。苏辙领兄游观汝州名胜。郏城县属汝州,自古就有龙凤宝地之美称,黄帝钧天台更是有名。兄弟二人登临钧天台,北望莲花山,见莲花山余脉下延,“状若列眉”,酷似家乡峨眉山,就议定以此作为归宿地。

  想想也是,一个热爱山水的人,怎能不把自己还给山水呢?

  后话一提: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苏辙卒于颍昌,其子将之与苏轼葬于一处,称“二苏坟”。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冬,郏城县尹杨允到苏坟拜谒,说“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虽眉汝之墓相望数千里,而其精灵之往来,必陟降左右”。遂置苏洵衣冠冢于两公冢右。这样,原来的“二苏坟”就成了“三苏坟”。

  “三苏坟”从此也成了后世文人膜拜的风景!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滕州日报社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