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散文:中秋絮话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09-0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德春】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中秋月好意缠绵,欲品金花没有钱。待到一朝囊夹富,车船载了吃三年。”过去在学校时,每到中秋节,每次单位给发月饼,老师们便笑诵这首打油诗。所谓金花,乃月饼的雅称。若通俗点写这句,就是“想吃月饼没有钱”。这是我年轻时的杰作,年长月久,后来便成了我们大家的共同的文化资产。大家就这么念着,笑嘻嘻地,不知是对当年生活的留念、自嘲,还是对今天境况的欣慰和满足。

  这是我1971年中秋节时在一则日记中写的牢骚打油诗。同事们经常偷看我的日记,这首能反映当时生活情景、表达共同心声的歪诗,也就被流传开了。

  那时我刚参加工作,在双桥中学任教。二十来岁,正是能吃能喝的“生命黄金期”,加上我一直任班主任,工作量大,课余又爱抢过乒乓球拍和学生们打个你死我活,所以那食量就大得惊人。我们几个年轻老师,就获得了校长喜赠我们的“粮仓”的荣誉称号。

  我那时的月工资是29·5元,月供应29斤大米和4两食油的指标。我们一班年轻人就在这样优越的待遇中快乐地生活着,——因为我们是国家干部,我们的生活水平,还是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那些尚在务农的同龄人。就是那点钱粮,却足以让多少人羡慕和追求。多少年轻人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努力表现自我,希望得到招工的机会,希望得到贫下中农的推荐,希望得到转正定级,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就是这点钱粮,却足以让我们备觉自豪,备感满足。我们上了街,随便一摸,从口袋里掏出两毛钱,就可以吃一顿好饭,五分钱就可以看一场电影。那些资深老师,每月多拿我们十块八块的,还要养活一家老小,置办家业。我们这些初出茅庐者,一吃一用,几个钱也就花得差不多了。偶有所剩,就拿回家孝敬父母。所以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总是年年“三无”,即无存款,无债务,无忧虑。那个时候,绝大多数国民没有存款的概念,至于借钱、贷款,那是不受尊重而又迫不得已的行为。要说什么“提前消费”,那简直就是不耻于人类的社会无赖的行为。因此,我们那时生活得无忧无虑,总感受到像当时的歌唱家们唱的那样,“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有一则日记我还记得,但今天一时找不出来作为征引。那则日记记载着一年的中秋节,我和同事肖君李君等人,下晚办公后,去商店买了几个月饼,来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席地而坐,望着夜空中妩媚动人的婵娟,听着潺潺渠水的低吟与秋虫的和鸣,品尝那手工精制的月饼,我们全然忘却了人前人后的一切,沉浸在无限的恬美与快乐中。

  虽然那时我们的经济状况比较拮据,但还不至于没有几分钱买一个月饼,所以时经几十年,我总记得这首打油诗,能理解当时那种贪食无度的心理表现。

  要说那时真的“想吃月饼没有钱”,也不足为奇。今时今日,岂不亦然?幸亏我老了,已不能吃,什么都是浅尝辄止。若如年轻时那般的肯吃,我何尝不还是“想吃月饼没有钱”?我如今拿退休金3300元,不讲奢侈,买一盒中档月饼也要800元。如果买了两盒月饼二十个,再加上水电开支,这月我和老伴也就不能再指望吃什么别的了。更不要说,我这区区3300元,还不够买两盒高档月饼了。

  所幸,当年的月饼我是吃了,吃得并不比老年时吃得少。更所幸者,那时的月饼,吃得并不提心吊胆。那时的中国人都不会造地沟油,都不会生产转基因食料,更不懂得作过剩过期食品的二次加工。如今这年头,不论是原生食品还是加工食品,不论是动物食品还是植物食品,总让人吃得不是那么放心无忌,更不要说这“精心制作”的月饼了。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

  记得儿时,每到中秋,我们便吵着要吃月饼。母亲便哄着我们说:“我给你们做糖粑粑吃,跟月饼一样地好吃。”我们不依,母亲便拿些鸡蛋去铺子里给我们买月饼。那时石咀集市就“张幺号”一家做酥食,都是他自己的驴子,自己的磨,自己买的麦子,自己磨的面,自己熬的糖,月饼做得远近闻名。母亲便以几个鸡蛋换几个月饼,让我们狼吞虎咽地吃了,过一个欢欢喜喜的中秋节。

  我们兄弟姊妹五个,吵吵嚷嚷的,虽是中秋佳节,父母也难得安宁。满月升起来的时候,我们吃了喝了,就跑到外面去。我们不管“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们也不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陶醉在秋夜的静谧中,蹑手蹑脚地走到母亲菜园的篱笆边,听纺织娘悲秋的歌唱。那声音很有了一些凄凉,再也不像夏末秋初时那般的清越柔美,但还是那么地好听。有时,我们也会很幸运地捕捉到一只披着褐色外衣的纺织娘,这时就非常地高兴,拿回家用广口瓶或小竹篮养起来,并立马采来南瓜花给它作食品。我们常常就这样地度过我们童年的中秋夜。

  那时乡间农家,没有古时人望婵娟赋诗词的雅兴,也没有城里人品茶饼赏明月的奢侈。我的父母中秋月夜也还要做一些家务农活,常常忙到更深。即使这样,他们仍然憨厚地高兴着满足着。他们不懂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情画意,没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别绪,更没有今天的多少老父老母,在寂寞的空巢中,独处凄凉的际遇和感受。他们和天底下千千万万质朴善良的劳苦大众一样,是大自然中随遇而安的卑微草根。

  比之不足,比之有余。

  ……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年年中秋月辉相似,年年中秋情怀不同!

  (2016,9,9.)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