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散文:红都行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11-1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邓万平】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延安的天是红的,那是被旭日照红;延安的山是红的,那是被战旗映红;延安的水也是红的,那是被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怀着对革命圣地的崇敬和向往,一朝圣,二采风,我来到延安。l

  延安的红,举世无争。而延安的风光则另当别论。

  延安的秀美让我大失所望,它的壮观令我难以置信,它的风土人情却让我无比谅讶。

  这座令我魂牵梦绕的红色都市原来坐落在一条长长的狭谷里,从西面志丹县向市区行驶,道路狭窄,极为拥堵,有的地方甚至没有红绿灯,车辆横七竖八,随意行进。

  往左右看,狭谷不过一华里宽,中间还夹着一条干涸的溪沟。这就是延水河。

  延河蜿蜒起伏,低处蓄有污水,紧紧傍着峡谷向前延伸。我不禁想起贺敬之《回延安》中的句子:

  离别三十年

  今日回延安

  宝塔迎朝阳

  延水金光闪……

  遥想当年,伟人们晚饭后就常在这延河边散步,谈笑间解除一天的疲劳,踢一粒卵石打个水漂,捧一口延河水喝不够,多么浪漫!我似乎看见一对情侣从那边走过来,身着打满补丁的灰布军装,脚穿草鞋,一路笑容灿烂……

  延河水的金光何在?昔日的延河哪里去了?

  往前看,山辔都在海拔几百米之间,连绵而不巍峨,写实了山西、陕西的地形地貌。置身其中,我多么想听到那悠扬的陕北号子,若是信天游从对面的山脊上飘过来,我定会像阿宝那样扯起嗓子来和,可是没有。

  在伟人的窑洞门前我留下了珍贵的照片,坐在高大的木桌前,浮想联蹁,中国革命的蓝图就诞生在这张宽大的木床上吗?这套土布行李中又该包藏了多少文韬武略!

  入夜,华灯初上,联系了几家宾馆,一听价格,我瞠目结舌,标准间500起,高的1000多,就是北京也不过200呀,这条件能好到哪里去?摇摇头,只好驱车往郊区赶。在城的尽头,暗夜中亮着一处灯光,原来是一排窑洞旅社,价格150。落下行装,里面立刻透出一阵熏人的汗臭味,我暗暗叫道:坏了,今晚只得在这硬炕上挨一宿了。

  实在熬不住,凌晨四点就逃了,在街上挨到天亮,想吃早餐,可是找了好久才见路边有些人站着吃面条。大家都在一个面盆里自取。我也从桌上拿一个碗,准备去盛。一只手却拦住我,说,这不是卖的,是私人膳食。正尴尬间,坡上一阵嘹亮的唢呐声响起来,几辆辍着红花的轿车缓缓停下,原来这是人家的婚宴。我吐着舌头,静静地看着,新郎新娘并肩从坡上走下来,亲属抱着一团像刚从床上揭起的红被褥,往车的后背箱一塞,车就一溜烟走了。我无比诧异,这里的喜事竟办得如此简单,太草率!

  往回走,我思绪万千,这片红土地曾有过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当年的人们是如何在这些贫瘠的山梁中孕育中国革命的?这是长征的最后一站,伟人的圣手为什么指向这里?以至于到现在,这里仍然留在过去的岁月中。许多旧时的窑洞散落在七沟八壑中,也偶见几眼不足一米高的小洞嵌在路边,居然有人独坐其中,难道这也是当地人的栖身之处?我真想身临其境找找感觉,可惜,车不能停下,只有在心中珍藏下这些饶有兴趣的哑谜。

  坡上刮起一阵大风,黄沙扬起,迷迷蒙蒙。尘雾过处,真的有人在高歌: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下刮过,

  还有我的牛跟着我……

  再见,延安!

  再见,这片红色的土地!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