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6-2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冯五洲】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那是我小时侯 ,

  常坐在父亲肩头 ,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 … ”

  电视剧《咱爸咱妈》里这首饱含深情的主题曲《父亲》,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歌词朴实无华、平白如话、感人至深;旋律曲调荡气回肠、沁人心脾。现实生活中,人们歌颂、赞扬母亲的歌曲很多很多,并且母亲节也先于父亲节流传,每人都知道在母亲节买一朵康乃馨送给母亲,陪着母亲吃顿饭。而作为家庭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父亲角色就很容易被人遗忘,人们潜意识里总是认为男人是坚强的,男人是一家的顶梁柱,细腻丰富的情感总是跟他们扯不上关系。我以为,其实并非如此,父亲在坚强的外表下面,也有一颗柔情似水的心,只是他们将自己的爱深深溶于心中,不轻于言表罢了,正如人们所说:“大爱无声,大象无形。”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农村,那时正是合作社时期,时代的悲剧造成了父亲乃至我们全家的悲剧。父亲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如同打翻了潘多拉的魔盒,各种苦难和打击接踵而来。父亲受过旧式教育,读过十多年的私塾,在当时当地的农村算得上是土秀才了。虽然父亲也曾在乡、村担任过一些不太高的职务,任过民办老师,但都因家庭成份不好,加之木讷的父亲又不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因而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和重用。“文革”时期碰上政治运动,父亲还经常挨批挨斗,最后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在生产队务农。 ­

  父亲特别喜爱孩子。他常常因为自己有五男二女共七个孩子引以为豪。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奇缺。为了节省,生产队将有限的粮食集中起来开办集体食堂。父亲总是将自己的那一份端回家,给我们小一点的孩子吃,自己连一粒米也舍不得吃。日子过得虽然苦一点,但看看绕膝的儿女,父亲总是乐呵呵的。

  1969年初,一场更大的灾难又从天而降,年仅40岁的母亲突然患胃癌撒手人世,并且为治病欠下了大笔债务。望着七个未谙世事的儿女,父亲肝肠寸断、五内俱焚,一夜之间头发几乎白了一半,人也苍老了许多。难以想象,母亲的去世对父亲、对这个贫困的家庭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好在父亲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失去了臂膀的父亲在抚养孩子的重担上又增加了双倍的艰辛。好心的人们给父亲介绍了一个女人,来共同承担生活的重负,但被父亲谢绝了,原来他是担心后娘对儿女不好。他要将全部的慈爱倾注在儿女们的身上啊!母亲的堂妹提出收养父亲当时才只11个月大的我,但父亲最终还是因舍不得、将已抱走了近二个月的我又接了回来。之后,我便成了父亲的影子,父亲走到哪里,就把我带到哪里。虽说没了母爱,可因为有父亲羽翼的庇护,我倒也不觉着怎么困苦。

  此后,父亲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拉扯着七个孩子,严冬里、烈日下、风雨中到处都留下了他为了生计奔波累的身影,饱受了人世间的苦难与沧桑。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女们终于长大成人了,大多有了满意的工作。然而,父亲也耗尽了他毕身的精力,走完了他坎坷的生命历程。直到弥留之际,他仍不停地叨念着在外地工作未能及时赶回家的儿女们。对父亲的病故,我是非常悲痛的。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而那次我可是痛痛快快地恸哭了一场。那时我已20多岁,并刚刚结了婚,可没了父母的我,仍有那种成了孤儿的感觉。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在我心中父亲的形象永远是深沉高大的。小时候,他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大了时,他又为我们的成家、立业操碎了心。虽说父亲很普通很平凡也很贫穷,可无论怎样,他的爱子之心却是无处不在。他可以为我们付出全部乃至生命,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世界上用金钱也买不到的无价之宝。当我自己也做了父亲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

  父爱如山,父爱如歌。寸草难报春晖。我们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