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散文:感恩母亲——写在母亲八十寿辰之时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8-2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启跃】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今年农历七月初十,是我母亲80岁生日。作为长子,我未能邀请亲戚朋友聚会庆贺,未能为母亲办一场风光体面的寿宴,多有愧疚和自责。为此,我首次特意为母亲提笔,写下她80载风雨人生路的一些记忆,以表达内心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我母亲名叫张世芝,小名城秀,生于丁丑年,姊妹6人,排行老二。姥爹在家教私塾,却没有让母亲进一天学堂门。她自幼明理懂事,深知姥爹长期患病、家大口阔又缺乏劳力,八九岁就开始下农田干活,成为婆婆的得力帮手。她像男孩子一样,学会了耕田耙地、抛种撒籽、挑柴卖货,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她也很想读书学文化,经常站在姥爹教课窗外偷听,每每都被婆婆呵斥赶走。姥爹背后给她一本教材,也被婆婆夺去烧毁了。她虽生长在教学先生之家,竟大字不识一个,却从来没有任何抱怨。

  母亲身高仅有1.5米,体重不足80斤,身体一直相当瘦弱。大爹出嫁病亡后,她是名副其实的老大了。姥爹刚40出头因病早逝,当时幺爹、小爹才五六岁。她在家入赘挑起了持家重担。父亲是个孤儿,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因而一直以来当家处世都是母亲出面。二爹刚满18岁时突患中风,从死亡线上救回后,手脚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让本已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长姐如母,她竭尽全力搀扶二爹抗争苦难,时刻牵挂直至终老;她甘愿付出扶持4个弟妹长大成人、完婚成家。

  母亲心直口快,心地善良,为人处世从来不怕自己吃亏。她勤奋能干,插秧割谷手脚麻利,曾担任过多年生产小队妇女队长,出工干活总是参加年轻人小组,并到新江口出席过全县先进妇女代表大会。她最具公正无私的秉性,为人敢说直话,凡事讲究原则,从来没有私心,常常热心为邻里乡亲红白喜事帮忙出力,积极调处他人家庭矛盾和口角纠纷,成为方圆熟识里受人尊重和信得过的人。

  母亲一生勤劳节俭,是一个不服输、肯上进、有追求的人。在我年少的记忆里,她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起了床,晚上12点钟以前从来没有睡过觉。在我们家拆旧屋做新村时,她让父亲到新江口搬运站背花包搞副业挣钱,她一个人在家通宵打屋场子挖地基,一个人整夜牵牛踩泥巴、板砖、做瓦、烧窑。她用最瘦弱的身躯和最低微的收入,把我们兄妹4人抚养长大,各自成家立业,没有背一分钱的债务。她膝下已有了3个重孙,有了和和美美的一大家人。

  眼下八旬高龄的母亲,始终不想给子孙增加经济负担。她和父亲一直坚持耕种一块水田和几块小旱田,每年都能收获1000多斤稻谷和其他农产品,一直自食其力到今天。她喜欢种菜,每季的时新蔬菜她种得比别人早,我们每次回家都能大包小包往小家里带;她喜欢喂鸡,寒冬里她就孵出了小鸡,我们每次回家都能吃上她亲手宰杀烹制的土鸡火锅;她喜欢栽树,我们家那满山绿荫葱茏的树林,大多都是她亲手所栽。她的身后事,本应该是我们作儿女的来操心的事,而她在早些年前,就自己放树、请木工,为他们二老做好了寿木。

  母亲一直很自责没有为我们留下多少物资财富。我以为,她传教给我们勤劳刻苦、善良为人的本性,就是我们子孙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母亲的恩情和苦难,我无法用完整的文字来表述清楚,只有永远铭刻在心中。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祝福母亲健康长寿、快乐幸福!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会长、《松滋杂文》主编)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