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母亲的家风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10-2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树学】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由一个家族或家庭成员经年累月积习形成。良好的家风不仅对整个家庭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生活工作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也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充分体现。

  我家住在松滋市南海镇张家坪村,在我们这个已有30多人的大家庭,能够形成勤劳、善良、守法的家风,与母亲有生之年的身体力行不无关系。

  母亲是勤劳的,她亲手缔造了六个家庭。母亲先后生下我们六个兄弟。祖父祖母过世早,在父亲不爱管事的家庭,六个孩子吃喝拉撒长大成人,不当上门女婿,个个在家娶妻生子,母亲付出的辛劳一言难尽。难能可贵的是,在大集体时代,母亲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整天忙碌运转,带领全家人出早工、打夜工,充分利用大小劳动力帮集体喂养耕牛,挣得不值钱的工分,使我家成为那时队里少有的存钱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哪怕提留逐年加重,母亲不辞劳苦,和另立门户的哥嫂们一道,起早贪黑精心耕种好责任田,因而我们所有家庭从来没有欠过村组一分钱的提留款。

  受母亲影响,我们兄弟中最勤劳的是四哥。他极小就给队里放牛,帮家里挣工分。初中毕业不想读高中的他,喜欢捞鱼摸虾,以此卖钱补贴家用,及至成为主要劳动力,在队里干农活样样在行。成家立业后,四哥靠挖藕贩藕和进城务工,勤扒苦挣积攒钱财,累计四次建屋,好不容易住进敞亮的楼房。众所周知,四哥委实用勤劳的双手刨钱,终于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

  母亲是善良的。这表现在她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我们没有姐妹,母亲视娶进门的儿媳为亲生,从管教儿子着手,以她宽广的胸怀接纳来自儿媳们的一切,自然婆媳关系处理融洽。母亲的榜样作用使然,妯娌之间也能做到和睦相处。

  对待外人,母亲尤为宽厚。生产队里有昌华哥兄弟俩,早年丧母,父亲一生无所作为,家庭贫穷且兄弟不和。我们家兄弟多,昌华哥有事无事经常来往我家,被母亲的美德感染,执意要母亲收他为干儿子。在我们家儿子成群的情况下,母亲出于无限的怜悯接受了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母亲极尽能事,帮他挖土砖盖新房,直至他结婚生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家庭。

  母亲生前给我讲过这件事情。解放前,远房的一个大姐年轻时嫁给邻村的周家,解放时周家被划成地主,在那挨批斗做苦力的年月,周家孩子多粮食不够吃,远房的大姐便要她十二三岁的儿子隔三差五来我家借粮食。怕人看见,半夜三更母亲把米装进小篮,一直把孩子送到村口才返回。倘若把米借光,母亲宁可第二天再找邻居借米下锅。至今,周家后人都还在惦记母亲的关照之情。

  母亲是个热心肠的人。我家住在张家坪村的东头。母亲做得一手好饭菜。大集体生产时期,我们生产队里无论哪户人家有红白喜事,母亲总是不请自到,帮忙烧火燎灶。即使是附近生产队有人请上门来,母亲也是有求必应。母亲的善举深得一方人的赞许。在母亲百年的那个晚上,前来吊唁的男女老少充盈我们所有兄弟家的屋子,乃至坐满门前的场地。我想,这定是乡亲们对母亲善举的最好回报吧。

  在妯娌间,饱受善良家风熏陶的要数我的妻子。自来到我家,妻子从母亲身上学到许多。不管我家居住哪里,她都能做到睦邻友好;不论随我到哪儿工作,她对我的同行们迎进送出,视她的同事为兄弟姐妹。她的热情好客和友善性格,深得人们喜爱。生活工作中,如果我偶尔与别人发生纠葛,她总是数落我的缺点,弄得我无地自容,深刻反省。我还记得我家迁往戈井潭湖区的第二年,大年初一下午,没读几句书的邓哥把他家一只被别人打死的母鸡拎过来,放在我家后院的厨房里。妻子发现后告诉我,事情虽小,这多不吉利呀。我急得火冒三丈,非要把死鸡拿过去和他理论不可。妻子见状,一把夺过死鸡扔进猪圈粪池,好歹说服我不要声张,免得一吵几家,怕路人笑话。事后我服了妻子的息事宁人。这事怕是邻居坐堂招夫的远房嫂子现在都不知晓。妻子的善良可见一斑。

  母亲勤劳、善良的品质已被我们全家刻骨铭心,但到底我还是要感谢她对我们做人道理和遵纪守法的教育。母亲没有进过学堂,但她却能用懂得的好多大道理教育我们。“不看强盗吃肉,只看强盗受罪”,她教导我们从小不要偷人东西;“行凶打架,打赢了都是输家”,她嘱咐我们不能仗兄弟多,到处寻衅滋事;“赌博赌博,越赌越薄”,她告诫我们切忌染上赌博恶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言简意赅的话,说得我们莫不心悦诚服,我们听在心里,也落实在行动上。正因如此,我们这个多兄弟的大家庭,不管是谁,不曾有过违法乱纪现象,这有家乡的父老乡亲做证,用他们的话说,李家人多势众,人人循规蹈矩,根本不知派出所的门朝哪个方向开。

  值得欣慰的是,李家长期形成的家风,已潜移默化渗进我们下一辈的灵魂,他们在成长历程和生活工作中自觉沿袭。这些侄辈中,有的开生活超市,诚信经营方便周围村民;有的从事家政,热情服务一方百姓;有的买车买房,在他乡异地安居乐业;有的进公司任劳任怨工作,晋升为业务主管。他们虽然没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均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践行家风,为繁荣城乡经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现在老母亲离别我们已有20多年,虽然她没能剩下万贯家产,但是她留给子孙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 良好的家风,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已经牢牢扎根在我们几代人的心田。新的世纪,为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时期,我们一定会让良好的家风世代传承!

 

  (作者系湖北省松滋市南海镇新垱学校教师 )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