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归来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10-0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江南笔客】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爱车出了点状况,住进了修理厂。我去看她,她被高高地吊着。师傅告诉我,还好,并无大碍!她不言语,但我分明感觉到她的几许沮丧,几许委屈、几许安详。

  几个工作日过去,我去修理厂迎接她。她刚刚出浴,阳光照在她身上,洁白的肌肤闪耀迷人的魅惑。我启动她,又听到了发动机的低吟。我驱动她,又感受到她的默契。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真想上演一把速度与激情,然而有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回响:尽量走大路,无事早归家,慢些再慢些!于是我轻踩油门,金风送爽,人车合一,清爽的城市与清新的乡村扑面而来,奔那熟悉的地方和人群而去。哦,归来的感觉真好!

  自然想到九年以前,身体经不住折腾而 “罢课”。在医院住了一段日子,出院时医生谆谆告诫:从今以后少饮酒、不抽烟、不熬夜。于是我谨记医生的忠告,管住嘴、迈开腿,身体逐步康复。在多少场合我现身说法,人的一生中,上帝对你的物质享受有个总量控制,是突击消费还是细水长流,全由你自己把持,生命的厚度与长度也由你自己拿捏。每个人既是生活的演员,也是自己的导演,悲剧耶?喜剧耶?剧情是自己写的,也是自己追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当身体走出炼狱与家人团聚的时候,当理念关照新的生活时,哦,归来的感觉真好!

  有个朋友在南方打拼多年,某日与我说道:“现在总是想家,一到家乡就觉得天蓝水碧,空气清新,人情美好。小住一段时间后,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她的时候,就有一种近乎窒息的感觉,甚至忍不住泪如泉涌。唉,东奔西走,还是归来的感觉好啊!”

  我感同身受。我曾有几次较长时间外出的经历。一次是在北师大培训,时间一个月。学习期间有听课、交流等任务,还有登临万里长城、荡舟颐和园、天安门前看升旗、什刹海访古探幽等研学旅行项目,有人乐不思蜀,而我却总是想家。站在摩天大楼上远眺南方,似乎看到家乡方方水塘向我眨眼,似曾听到袅袅的炊烟把我召唤。一次是在武汉参加校长提高培训,时间20天,白天还好,身为班长的我有做不完的事,但长夜难熬,家乡的一切频来入梦,我几乎夜夜失眠。培训结束,有人提议还在九省通衢的省会逗留几日,而我却归心似箭地坐上了返乡的汽车。回乡的途中,尽管人烟越来越少,房子越来越低,而我的心却倍感踏实。还有一次,我随几个校长到湖南张家界、韶山、长沙,广西桂林、柳州,云南昆明、大理等地旅游观光,时间半个月,尽管每天移步换景,每顿吃香喝辣,每晚唱歌跳舞,但想家的感觉还是日趋强烈。当15天的旅行结束,我风尘仆仆奔到家乡的怀抱时,妻子带着一双儿女在路上等着我。我们眼含热泪,相拥而笑。哦,归来的感觉真好!

  是啊,故土难离!我不是宅男主义者,我知道好男儿志在四方,走不出去终究没有太大出息。我的笔记本和口头上也常常出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类豪情万丈的句子。然而,一个人与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注定有一辈子的缱绻,一辈子的纠结。年少时嫌厌故乡的贫穷与丑陋,想方设法离她而去,发誓一辈子再不回来。然而时间久了,就发现自己原本属于故土,自己的血管里流淌的是家乡的小溪小河,自己的肌肉就是山岗的五谷杂粮,黄色的土地是自己的皮肤,坚硬的山石是自己的骨骼。熟悉的乡音,淳朴的乡亲,浓浓的乡情,淡淡的乡愁,幻化成千丝万缕的牵绊,时刻撕扯我们的灵魂。当我们在暗夜里在默默中独自疗伤时,幡然醒悟,通都大邑再好,那是别人的地盘,自己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天堂如梦如幻,那不是凡夫俗子的容身之所,高处不胜寒!啊,故乡,只有故乡,才是生命的起点,从此出发,走那么一圈,毋容选择,又复归原点。于是就有了“千里奔波归故乡,无眠久立夜幽长”的无奈与惶惑,有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期待与遐思,有了“除去繁华清如水,策马归乡享天伦”的自得与欢欣!

  人总是要出趟远门的,走得越远,就越知道故乡的弥足珍贵,譬如纸鸢,飞得越高就被线扯得越疼。再见,是为了更好地相遇,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归来。

  好生奋斗吧,我的朋友,为将来的回归充实行囊;早些归来吧,故乡牵挂的人们,这里是你生命的根!愿我们的心灵得到皈依,愿我们的身体得以安顿!

  阿门!

 

  (作者本名李杨,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副秘书长、松滋市南海小学校办主任)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