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凌晨,纯净尉蓝的天空一尘不染;晴好的天气使我的心情随之激荡兴奋起来。因为今天,是女儿、女婿特意安排的异国他乡春节之旅,从武汉飞抵泰国清迈,我们乘坐的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707次航班。
当飞机爬上万米高空时,似乎身心放松了许多,有一种昏昏欲睡,让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的感觉。
20年前,我曾随省农业考察团去过泰国曼谷等地,清迈一直是我向往的去处;3个多小时的航程,飞机就要降落了。俯视陆地晃如眼前的版图,山峦、河流、城市、村庄、道路、田园、树木,似如水墨画展。
12点30分,飞机安全着陆在清迈机场。此刻,我们受到了清迈当地导游李成志的热情接待;刚一上旅游巴士,导游在自我介绍时一声泰语向大家问好,“萨瓦迪卡”。接着,导游用中文向大家解释;泰语“萨瓦迪卡”是问好的意思,如果大家不好记,就说成“刷完你卡”;此话一出,众人望向车头,游客们一阵嘻笑,车内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在开往酒店的路上,我们透过车窗,感受清迈,感受清净。眼前的清迈,显得是那么青春靓丽,那么生机勃勃,那么自然和谐。
清迈是泰国北方瑰丽的古都。古城始建于1296年,历经6个朝代。微风拂面而来的远方小城,喜马拉雅山末端的山脉丘陵,环抱着世外桃源。它在地球纬度所处的位置与我国海南岛相当,但气候确比海南岛清新、甘醇。
腊月28日清晨,我们在清迈乘车前往清莱。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导游的介绍使我们对清迈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清迈是清净之地,古城的寺庙遍布全城;泰国的寺庙,有“千佛之国”的称誉。按照约定的旅游线路,我们重点参观叩拜了白庙、黑屋(黑庙)、双龙寺、大塔寺、蓝庙、宫干失落古城四面佛。所到之处,寺庙建筑全是金碧辉煌的塔型,尖顶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耀眼夺目。
在清莱,白庙与黑庙(黑屋),却一反常态以纯粹黑北对比色而闻名于世。这两座“庙”,实则不是供养佛的地方,它们分别由泰国两名艺术家创作而成。白庙的创建将献给他们的国王与皇后。典型的泰式风格大殿,外层覆以繁复的白色手黏马赛克,受光时光洁如镜,闪耀着刺眼的光芒,仿佛圣光般奇丽绚烂。
黑庙(黑屋),设计者花了36年时间设计并建造而成。是一个开放式、花园式的艺术博物馆。在这个漆黑的内室里,陈列的都是设计者费劲毕生精力搜集的各个时期的曾骨、屠杀工具、祭祀用品、标本、皮毛……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头完整大象的遗骨、风干的蛇标本、牛骨头……而这其中,有些甚至是几千年的东西,设计者的创意实则是表达天堂。然而这些阴暗恐怖的摆设,无疑却给许多人产生了更多关于地狱的联想。不过,当你在生机勃勃的林间行走时,观察整座陈列馆,仿佛是穿越时空,令人联想起人类蛮荒远古时代那些原始的生活场景。
清迈的寺庙,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清净”。泰国人把寺庙当作神圣之地,讲究严肃庄重。在白庙,我已亲身感受到了这一点。进庙必须衣着整洁,男士不能穿短袖背心,女士不能穿裙子,更不能袒胸露背;如果有女士恰好是穿的休闲短裤,守门的保安会递给她一条特大号的浴巾,要她们把腿遮盖的严严实实才能进去。除此,参观者必须脱鞋。我想,这可能是告诫人们,入此门即踏入净土,参佛者须抛弃红尘。我们怀着虔诚敬畏之心进了庙堂,有的对着高僧塑像顶礼膜拜,有的痴痴仰望;讶异之色,溢于言表,佛教之震撼力不可小视。
的确,清迈寺院既优美又清净。寺庙里不染任何烟尘,佛前不供香烛,佛厅內明亮清静,一尘不染,并可随意摄影。打坐者济济一堂,但无人声喧哗,以致呼吸声都可听到。在这里,不管是僧人还是老百姓,他们脸上始终带着友善的微笑。此刻,在我心间突然有一种“取得真经”的收获感。这与中国的寺庙完全不同,中国的寺庙因香烛燃放而空气龌龊,佛堂內外“阿弥陀佛”之声不绝于耳;“空门不空”,“清净”也不“清”不“净”。在清迈,我才真正领略了什么叫真正的“清净”之地。
白晃晃的阳光是那么的耀眼,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在蜂拥而至的游客中,小孙女和我们一样,忘记了疲劳和饥饿,游逛在密集的庙群里。所到之处,我们一家五口人合影留念,留下这难忘的一刻,留下这美好的回忆。
走进清迈,我们的脚步不再匆忙。随着旅游线路,我们一路上感受热带植物的清香,感受眼前隐隐约约的山脉,感受碧绿一片的草地,感受四季热带水果的飘香。
清迈的时差与我们相隔一小时,下午4点,正好是我们这里的5点整。在金三角参观鸦片博物馆后,乘游船欣赏了湄公河两岸。金三角的湄公河,来来往往的船只灵巧的穿梭而过,不知不觉,游船停靠在老挝木棉岛;因临时签证便利,我们登上了老挝木棉岛。
老挝,一个拥有千年文化的礼佛国度,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养育着单纯质朴的民情;这里的人民远离世俗,他们很贫穷,但没因贫穷而滋生的欲望。在木棉岛上,有许多做生意的老挝人,也有几位瘦小的小女孩在那里捡破烂,伸手向游客乞讨。依我看来,老挝人清澈的眼睛和真挚的脸庞,让人能感受到友善的温情,他们脸上始终洋溢着岁月静好。木棉岛上的短暂停留,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乘着返程的游船,我们继续欣赏着两岸的风景,远眺着湄公河的日落,看着渐渐消失的地平线及天际边的余光,仿佛一下子世界安静了许多。
腊月29日,算得上是丰富多彩的休闲旅游日。在这条旅游线上,我们享受着天然的温泉浴,泰式按摩、人妖表演;品五星级酒店泰式自主餐,喝香格里拉下午茶,逛清迈风情夜市。
从早到晚,旅游巴士几乎是行驶在绿阴小道上。青山和着微风的律动在流转变化,山岚轻雾,舒卷随意。突然间,一段熟悉而温暖的音乐在耳边响起;“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歌声把我们拉到了遥远并不遥远的记忆里。来自天籁,归于天国的邓丽君,曾经润泽多少生命和心头的歌声,曾经给我们青春岁月留下的情怀;而今我虽然年过花甲,当我面对这座邓丽君生前来了又来到的小城时,使我仿佛找到了一丝丝她对这座城市如此钟爱的理由。
邓丽君的歌声,清迈的清新幽静,自然里散发出文化底蕴的气息。灯光闪闪的夜市,人声鼎沸;具有田园风情的酒店,琴声悠扬悦耳,婉转连绵;落地窗外尽是满眼的绿色。早餐时刻,有一只小鸟随意飞到游客餐桌上共享美食,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充分体现。这里的原始幽静,意味着梦想,意味着希望,这里的四季成了微笑,这里的山水,用它最本真的姿态滋养一方儿女。……
大年三十,是属于孙女的美好时光。上午9时许,我们一家人在宫干失落古城叩拜了四面佛。此时的孙女,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似乎了解了许多,好像懂得了许多……
随后,我们来到大象粑粑园。心灵手巧的孙女,用大象粑粑手工制作了许多小象及其它作品。按照工艺流程,她还制造了一张具有绿色环保的纸作为纪念。其实,大象粑粑是一次再生资源的回收与利用;来自许多外国游客也在那里游玩。大象粑粑园,给孙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旅游巴士的穿行,我们来到大象训练营。在游客的欢声笑语中,大象正式开始表演;一群大象在响起的音乐声中,随着主人的指挥而甩动长鼻,做各种跪拜的姿势,用长鼻取下主人的太阳帽戴在游客头上。此刻,在主人邀请下,一位游客接受大象表演按摩,大象的恶作剧,无不使人欣喜若狂。惊讶之余,一头大象爬上特制的三轮车表演车技。最后,4头大象竟逆天的作起画来。大象用长鼻作画笔,沾着不同颜色的涂料,在画板上作画;我开始带着玩笑的眼光,真没想到,作画尾声时竞然使人不由惊叹;4头大象竟然画出栩栩如生的树木花草,第一头大象并用泰文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王宝强。游客们纷纷拿着香蕉喂大象,掏出纸币给大象,有的挽着大象的鼻子合影留念。
接下来,我们感受了骑大象。赶象人见我们坐好了,就命令大象出发;在长达三华里的路途中,大象淌过一条小河,向小山坡缓缓前行;别看大象慢悠悠的,我们还是被颠得东摇西晃。大象很聪明,在一处卖甘蔗的地方,它突然停留下来,待游客给它买了甘蔗之后,才会继续前行。据说,大象淌过的一条小河,曾经是王宝强拍电影的影视基地。
大象驮着我们行走了半个多小时。这时,游客们来到“长颈族村”。据导游介绍,当地女人因在脖子上套几十斤重的铜环,使脖子变长而得名。铜环从几岁时开始套,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套越多;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些传说,一种传说是说村子里有恶魔要吃女人,所以用铜环套在脖子上,恶魔就咬不动了;另一种传说是,凤凰的脖子上腿上都有美丽的羽毛。于是,女人的脖子、手上、腿上都带上铜环,亮闪闪的,就像凤凰一样美丽。依我看来,这种美丽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些女人的脖子不能弯曲,十分痛苦,肩膀上也磨出了一道道深深的伤痕;在我们这些外人眼中,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美,而是一种残忍的习俗。
长颈族的女人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在村子里做点摆摊的小生意;看起来,实在太让人感觉到流泪,真是太可怜了……游客中的女人们纷纷和她们合影留念,给点小费以抚慰心灵上的平静。
晚间8时,好奇的孙女迫不及待的参观了夜间动物园。清迈动物园,位于素贴山下,是泰国最大的动物园;园中除了有各种珍稀动物外,风景非常优美,观赏的内容也十分丰富。
在园内,我们观看了两场动物表演后,随后来到食肉动物区域。在漆黑的森林里,夜间环保电动游园车缓缓向前行驶;游园车以感应式灯光让游客们能近距离的观察到凶猛的东北虎、威风凛凛的狮子、狡猾的狐狸、凶恶的野狼……孙女最害怕的是鳄鱼了,在灯光照射下的鳄鱼,张着它那血盆大口,恶狠狠地看着我们,好像随时要吃掉我们;看见这吓人的场面,真是胆战心惊。
在动物园的北面,是食草动物区域。一路上,有高傲的羚羊、笨重的河马、调皮的斑马、漂亮的袋鼠、温文尔雅的丹顶鹤、还有温顺的小鹿们;它们三三两两地在路边觅食,看到游客一点也不害怕,小孙女伸手摸着羚羊的头,羚羊似乎和孙女交上了朋友;还有的游客摸着长颈鹿的屁股,可爱的长颈鹿把头伸进观光车里,好像要和游客亲密接触一下。此情此景,我不禁为此由衷感叹;可能是归因佛教的功劳,当地人的友善传给了动物,虽不尽然,却也如此,事缘何因,我无法深究。
人生旅途,行走当下;每一段风景,来时,用心去感受;走时,留点文字去回忆。
随着流转的时光,转眼,清迈跨年之旅就要结束了;此次旅行,是异国他乡过春节最美的点缀。
拂面而来的印度洋季风,热带雨林的自然景观;使我离别的心情总是带着丝丝眷恋,带着美好的记忆,带着无尽的回忆……
2019年(己亥猪年)春节写于武汉
(肖学平,湖北省松滋市政协原副主席,正处级咨政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曾在《紫光阁》杂志发表人物通讯《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湖北日报》《党员生活》《机关党建》《企业家》《人才》杂志发表理论文章、论文数十篇,与人合著《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一书,在大楚英才网、东方乐读微刊发表散文、诗歌若干篇首)
编辑:张启跃